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peony:芍药,牡丹

这是著名的观赏植物,汉语作“芍药”,亦称“牡丹”,花名源出古希腊神话的一个人物名 Paeon (亦作 Paion )。 Paeon 是诸神的医生,他治愈了在特洛伊战争中负伤的众神。据传 peonyPaeon 首先发现的,和我国一样西方也很早发现了它的药用价值, peony 因而得名,这个词亦可拼作 paeony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peony 词源,peony 含义。

person:人

古罗马和古希腊的戏剧演员往往在一场演出中扮演几个不同的角色。他们每换一个角色,就换上一个不同的假面具。面具在拉丁文中作 persona 。嗣后, persona 的词义引申为“角色”或“剧中人”。,英语至今还时而将该拉丁词用于此义。莎士比亚有一句名言“整个世界乃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人和女人仅是演员而已”( All the world's a stageand all the men and women merely players .)我们每个人确实在世界这个大舞台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据此比喻, persona 又从“剧中人”进而延伸为现实中的“人”。英语里 person 这个普通不过的单词就是来源于 persona 的。它在13世纪通过法语加阳州已进入英语后演变出两种形式:一为 parson ,用以指“牧师”,一为 person 指“人”。男女平等主义者竭力主张用 person 来代替他们所谓的男姓词成分 man ,如把 chairman (主席), salesman (售货员)等改成 chairperson, salespersono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person 的词源 persona 在拉丁语中乃是一个阴性名词,当然也就算不上是中性词了。

peninsula:半岛

16世纪时借自拉丁语 paeninsuLa ,由 paenealmost ’和 insulaisle ’构成,故其字面义为 almost an island 。它一般指“半岛”,亦指“半岛状的地方”。美国佛罗里达州因地处佛罗里达半岛故有 Peninsula State (半岛州)的别称。源于拉丁语 paene 的英语前缀 pent e ) - 也表示“几乎”或“近于”,如 penep / ain (准平原), penultimate (倒数第二的)等。

penny:便士

英国第一枚称作 penny (便士)的硬币是公元8世纪中期麦西亚( Mercia )国王奥发( Ofa ,? - 796)效仿法兰克人发行的。法兰克人的硬币叫做 novus denarius ,所以在英国币制改为十进制的 l 971年以前, denarius 之首字母 d 一直是作为 penny (或 pence )的缩写词,就如 s 代表 shilling 一样。 penny 一词很可能源自更早的一位麦西亚国王 Penda (?一654)的姓氏或意为1 weigh 的拉丁语 pendo 。但有一点看法是普遍一致的: penny 的词源是日耳曼语,和当代德语的 Pfennig (芬尼)有亲缘关系。 penny 有两种复数形式:一为 pennles ,指硬币的个数,另一为 pence ,指价值,如 sixpencea

penguin:企鹅

企鹅的头部虽然是黑色的,但其英语名称 penguin 却源自意为 white head 的威尔士语 pen gwynpenhead ’+ gywnwhite ’)。16世纪在北大西洋的岛屿上栖息着一种短翅、蹼足、头部有白斑的大海鸟(1844年后灭绝),英语通称 great auk (大海雀),威尔士渔民和水手因其头部是白的而称之为 penguin 。许多年以后南纬度地区的水手在南极见到企鹅时,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搬用了原指一种北极海鸟的 penguin 来指这种南极海鸟,也许是因为它们样子极为相似的缘故吧。

penguin 有个派生词 penguinize ,在英国用以表示以平装本的形式出版或再版一本书。该词源出 Penguin Books Limited (企鹅图书有限公司),那是一家成立于1935年,专门出版平装本书籍的出版公司。

pell- mell:乱糟糟的(地),忙乱的(地)

17世纪英国流行一种名曰 pall- mall (铁圈球)的球戏。据有关资料记载,该球戏源于法国,它要求运动员用木槌击圆木球,使之通过球遭一端的垂悬铁圈,击球次数最少或不多于规定次数者为胜。玩球时,运动员一窝蜂地涌进球道,争相击球,常被绊倒,出现一片混乱的场面。

pen:笔

从公元6世纪起直至19世纪中叶,即在钢笔尖出现之前,欧洲人一直是用鸟类羽毛,如鹅毛等,来制笔的。因此,当我们知道意指“笔”的 pen 其词源是意为“羽毛”的拉丁词 penna ,我们就不会感到惊奇丁。该拉丁词是通过法语 penne 迸入英语的,英语形式最初亦作 penne ,原指“羽毛笔”( quill-pen )。英语里还有几个和羽毛有关的词,如 pennant (小燕尾旗,三角旗), pinion (羽毛,翅膀), pennate (羽状的,有翼的)等,也均源于该拉丁词。

英语里还有一个 pen 意为“(家畜的)栏”、“圈”,是个盎格鲁撒克逊词,从古英语 penn 演变而来,原义为“木桩”,可能是因为古时的圈是用木桩围起来的缘故。

peach:桃

桃原产中国,后来经古波斯国向西传到地中海地区,最后传到欧洲其他地区。古罗马人把桃子称作 Persicum maLum ,按字面义是 Persian apple (波斯果)的意思,因为罗马人最早见刭的桃子是由波斯进口的。后来罗马人将 malumapple ’这部分省略了,简称之为 persicm'Persian' 。该词几经演变,到了法语变为 peche ,最后进入英语,又进而演变为 peach

parlor:营业室

parlorparlour )源自法语动词 parlerto talkconverse ’(谈话,交谈)审在13世纪的英格兰, parlour 专指寺院或修道院内的谈话室、接待室,以后指中上层家庭的会客室,由男人专用,女人则在酒宴后退席到( with ) drawing room 。到了19世纪男人和女人都在 parlor 内进行社交活动。今天 parlor 不再指会客室,其作用已为 sitting roomliving room 等语所取代,它一般指“营业室”,只出现于 heauty parlor (美容院), ice cream parlor (冰淇淋店), dental parlor (牙科诊室), funeral parlor (殡仪馆), massage parlor (按摩院), tea parlor (茶室)等搭配中。(参见 parliament )

parlour:['pɑ:lə] n. 客厅;会客室;业务室

parliament:议会

该词源手法语动词 parler (说话),而它所指的“议会”也确乎是一个说语的地方,谈论政府的地方。在中世纪英语中,该词原作 parlement ,保留了原法语的拼写形式,以后受了拉丁语 parliamentum 的影响,才演变为现在的拼写形式。源于该法语动词的另外还有几个英语单词,如 parlour (会客室,营业室), parley (谈判,会谈), parlance (说法,用语)等。

parasite:寄生虫

在我国古代豪门贵族都养有很多为之服务的门客,孟尝君门下就有食客数千。在古希腊贵族富人家里一般也都养有许多食客。这些人主要靠奉承拍马讨主人欢心来混碗饭吃。古希腊语称食客为 parasitos ,它由 para-beside ’(在…旁边)和 sitosfood ’(食物)两部分合成,字面义是 one who eats beside or at the table of another (在他人的饭桌上吃喝)。古罗马人借用了这个同,在拉丁语作 parasittus 。16世纪英语通过法语把该词吸收过来,作 parasite ,但仍保留了它的原义。可见, parasite 的原始词义为“食客”,同义于 hanger-on 。18世纪以后, parasite 开始被生物学家用来指“寄生生物”或“寄生植物”,随后又被进而引申用来喻指“依赖他人生活的人”即“寄生虫”。例如: Don't be a parasiteearn your way in life. (别当寄生虫,要自食其力。)原希腊词中 sitos 这一成分也进入了英语,但被作为一个组合语素,拼作 sito- ,常见于一些英语科技术语,并还保留着它的原义“食物”,如 sitology (饮食学), sitomania (贪食症), sitophobia (畏食)等。

parachute:降落伞

parachute 直接借自法语,在法语中 para- 意为 warding off (防,避)。 chute 意为 fall (降落,下降),所以在字面上 parachute 是“防止降落”的意思,但汉语却将之译为“降落伞”。英语还有一个词 parasol ,结构和 parachute 极为相似。 parasol 意为“阳伞”,它源自意大利语 parasole ,由 para -warding off ’(防,避)和 solesun ’(太阳)合成,按字面讲是“防太阳晒”的意思。表示“雨伞”的法语单词 parapluie ,其结构也大致相同,字面上含有“防雨水”之义。

pants:裤子,衬裤   

该词在美国口语中指“长裤”,而在英国英语中则指“衬裤”或“内裤”。它源自公元4世纪意大利一位圣徒 Pantaleone (潘塔莱奥内)的大名。 Pantaleone 是个医生,信仰基督教。他为穷人看病,从不收费。公元305年他被罗马人判处死刑,据传行刑人砍了六次才把他的头砍了下来。按字面解释,他的名字中的 leone 相当于英语 lion (狮子), Pantaleone 列含有 ail lion (勇武)之意。嗣后, Pantaleone 被威尼斯人尊奉为医生的保护神和威尼斯城的守护神, Pantaleone 一词最后还逐渐成了威尼斯人的绰号。16世纪意大利即兴喜剧中有一瘦削愚蠢的老威尼斯商人 Pantaloon (亦作 Pantalone )也是得名于 Pantaleone 的。这位傻老头每次登场总是身穿一条式样独特的紧身马裤,模样滑稽,令人捧腹,是个特别讨人喜欢的角色。初时, Pantaloon 仅被用来喻指喜剧丑角。但没过多久,丑角穿的长裤人们索性也称之为 Pantaloons 了。17世纪初期 pantaloons 进入英语之后,被缩略为 pants ,泛指“裤子”。此后, pants 在美国口语中使用日渐广泛,并逐渐取代了 trousers 一词,其指小形式 panties 则被用来指“(妇女穿的)短衬裤”。

pansy:圆三色堇

汉语学名“圆三色堇”,亦称“蝴蝶花”。在古代诗人丰富的想象中,此花近乎圆形的花瓣宛如一张脸,似乎在沉思,在冥想,所以诗人赋之以一个颇带诗意的别致名称 pensee 。此乃法语,有 thoughtful (沉思)之意。英语名称 pansy 即源于此,16世纪初原作 pensee ,以后又拼成 pensy ,最后才演变为 pansy 这一形式。约从20世纪20年代起, pansy 常作贬义词用,指“同性恋男子”,这种用法源于英格兰。

panic:恐慌,惊慌

希腊神话中的山林、畜牧神名叫 Pan ,一般音译作“潘”。 Pan 人身羊足,头上有角,居住在山林中,常躲在隐蔽处,蓦地跳出,把旅行者吓得魂不附体。他发出的怪异叫声使人产生一种突如其来、奠明其妙的恐惧感,尤其是在茫茫黑夜更令人毛骨悚然,胆战心惊。然而, Pan 却被尊奉为牧人、猎人及牲畜的保护神,因为他从不伤害他们,而总是保护他们母关于 Pan 的传说很多。有一次,酒神狱俄尼索斯( Dionysus ,即罗马神话中的 Bacchus )率军东征和一支兵力大占优势的敌军遭遇,他按 Pan 的虚张声势之计,命士兵在深夜同时发出呐喊,山林的回声犹如千军万马,使敌军误眦为深陷重围,遂仓皇逃窜。 Pan 在雅典备受敬奉,希腊人把公元前490年的马拉橙一仗的胜利归功于 Pan ,认为是 Pan 使波斯侵略军惶恐而逃的。

panic 一词实源于 Pan .17世纪借自法语 paniqueo 最初只用作形容词,字面义是“ Pan 引起的恐惧”( fear caused bythe god Pan ),如 panic fear (极度的恐惧),但如今多作名词或动词用,表示“恐慌”或“惊慌”。

pander:拉皮条者

该词源出希腊传说里一位英雄 Pandarus 的大名。在荷马史诗《伊利亚特》( Iliad )中,希腊人围攻特洛伊城时他率领利西亚( Lycian )军队与特洛伊人协同作战。由于他用暗箭射伤了斯巴达国王墨涅拉俄斯( Menelaus ),破坏了特洛伊和希腊人之间的停战协定,最后被狄俄墨得斯( Diomedes )所杀。可是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薄伽丘( Boccaccio ,1313 - 1375)所写的关于特洛伊王子特洛伊罗斯( Troilus )和希腊祭司的女儿克雷西达( Cressida )的爱情故事中, Pandarus 却是情人间的牵线人。以后在英国诗人乔叟的笔下, Pandarus 也以同一身分在这个爱情故事中出现。17世纪初,莎士比亚的戏剧《特洛伊罗斯与克雷西达》问世后, Pandarus 的大名开始被用以喻指“拉皮条者”、“诱人做坏事者”,在该剧中被拼作 pandar 。嗣后因受后缀 -er 的影响词形变为 pander ,并还可作动词用,表示“拉皮条”、“怂恿”、“勾引”等义。

panacea:万应药,灵丹妙药

panacea 一词直接借自希腊语。在希腊神话里 Panacea 是医药神 Asclepius 之女,她能治百病,所以被人尊奉为医药女神。 Panacea 这一名字本身在希腊语中就含有“能治百病”的意思。正是由于这个原因, panacea 进入英语后常作“万应药”或“灵丹妙药”解,但在现代用法中 panacea 常用于讽刺意义。

palace:宫殿,豪华住宅

相传,坐落在罗马七丘的古罗马城是战神之子 Romulus 于公元前753年前后创建的。如今用以表示“宫殿”和“豪华住宅”、“华丽建筑物”等义的 palace 一词可一直追溯到古罗马七丘之一的主丘 the Palatine Hill (帕拉蒂尼山)。

罗马帝国的第一代皇帝奥古斯都( Augustus )卧及其后的提比略( Tiberius )和尼禄( Nero )等皇帝都先后把皇宫建在这座山丘上。有人说世界上第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是尼禄所建。他在位时建于该山丘上的罗马城已发展为华丽的住宅区。权贵名士都聚居于此,富人的住宅布满山坡。

尼禄想把整座山丘据为已有,遂下令私人住宅一律拆除。然后建筑师们为他精心设计了一座皇官,罗马人称之为 palatium ,字面义是 on the site of the Palatine (位于帕拉蒂尼山上)。以后法国国王据此把他们的王官叫做 palais ,英语借用了这个词,初作 paleys ,后来才演变成 palace 的。

palace 的形容词形式 palatial (宫殿的)我们能够更清楚地看到 palacepalatium 之间的联系。其实,至今英语里还有 palatine 一词,也作形容词用,同 palatial 词义相近。

pagan:异教徒,没有宗教信仰的人

在一般辞书中, pagan 有两个释义:“异教徒”和“不信教的人”,所谓“异教徒”多指非基督教徒,而“不信教的人”则常指不信基督教、犹太教或回教的人。 pagan 系源自意为“乡下人”的拉丁语 paganus 。从公元2世纪起,罗马人赋之以新义,他们把逃避兵役的人(相当于英语 slacker )或平民(相当于英语 non-soldier )也叫做 paganus ,含有强烈的轻蔑和贬抑意味。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将基督教定为国教,基督教由长期受迫害转而取得合法地位并开始传播,首先在城市中站稳了脚跟。早期的基督教徒崇尚勇武,常以“基督卫士”( milites Ch risti ,相当于英语 soldiers of Christ )自诩,对那些不皈依基督教的人,特别是基督教影响尚未扩及的农村地区的乡下人,他们便借用了兼有“乡下人”和“平民”含义的 paganus 一词称谓之,以示区分。这一点在英国历史学家吉本( Gibbon ,1737 - 1794)所著的《罗马帝国衰亡史》( The His-tOry of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 )一书第21章注释中就有说明。到了14世纪, paganuspagan 的形式进人英语中以后,词义便相对地固定了下来,一般多作“异教徒”解,有时也指“不信教的人”。

parlor:会客室

这个词过去只是指“谈话的房间”。它是从法语词 parler (谈话)派生来的。在中世纪拉丁语中,这样的房间叫作 parla toriums ,指的是寺院里的僧人在长时间的参禅打坐后同来访者交谈或僧人相互交谈的专用房间。 Parlor 现在除作“客厅”、“会客室”外,还可作“起居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