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os(性欲):希腊神话中的爱神厄洛斯
在希腊神话中,爱神厄洛斯( Eros ) 是一位重要的创世神,因为他代表了世界的动力——性欲。有了厄洛斯,神灵才从单性繁殖变为双性繁殖,世界才会变得丰富多彩、生生不息。不过,厄洛斯整天鼓动其他神灵进行繁衍,但他自己并不参与其中,也没有后代。这是因为,他代表的是世界万物结合的原始动力,既包括了男性本原也包括了女性本原,所以他本是不男亦不女,不阴亦不阳。
值得注意的是,古希腊神话中原本只有前面讲到的那位原始神才叫厄洛斯( Eros ),但在柏拉图之后,古希腊确立了把厄洛斯分离成两位,分别进行崇拜,一位是这里所说的创世神,另一个是爱与美之神阿芙洛狄忒与战神私通生下的小爱神厄洛斯( Eros ),他相当于罗马神话中的小爱神丘比特( Cupid ),他的形象是一个身披双翼,手持弓箭的胖乎乎的小男孩。据说他有两种箭,金箭能让人产生爱情,铅箭能扑灭爱情。他们代表的都是原始的性爱,是促使人类繁衍生息的生殖冲动。
厄洛斯的名字 Eros 在希腊语中就是“性爱、爱欲”的意思。从他的名字中产生了一些与性爱有关的单词。
Eros:['iərɔs] n. 厄洛斯
eros:['iərɔs] n. 性爱,性欲,愿望
erotic:[ɪ'rɒtɪk] adj. 色情的,性欲的,性爱的 n. 好色之徒
erosion:[ɪ'rəʊʒ(ə)n] n. 侵蚀,腐蚀(色情是对人的腐蚀)
erotology:[,erə'tɒlədʒɪ] n. 色情文学,色情艺术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eros 词源,eros 含义。
Europe(欧洲):希腊神话中被宙斯拐骗的公主欧罗巴
希腊神话中,腓尼基国王的女儿欧罗巴( Europa )长得美貌惊人。主神宙斯看见了,动了春心,就化作一头帅气的白公牛来到欧罗巴玩耍的草坪上,温柔地趴在欧罗巴的跟前。欧罗巴按捺不住好奇,就骑上了公牛。等公主一坐好,公牛就奋蹄狂奔,从大陆奔入海中,又从海中游到另一块大陆。在这块大陆上,宙斯化身为一帅哥,与公主相恋。欧罗巴公主为宙斯生了三个儿子。其中一个就是克里特岛的国王米诺斯。后人就以欧罗巴公主的名字来命名这片大陆。这片大陆就是现在的欧洲( Europe )。
Europe:['jʊrəp] n. 欧洲,欧罗巴洲。
European:[jʊərə'piːən] n. 欧洲人 adj. 欧洲的,欧洲人的。
eristic(争论的):扔下不和的金苹果的不和女神厄里斯
在希腊神话中,厄里斯 Eris 是专司不和的女神。她是宙斯和赫拉的女儿,战神的妹妹。在罗马神话中她被称为“狄斯科耳狄亚”( Discordia ),就是“不和”的意思。与她有关的最著名传说是“不和的金苹果”。传说有一回珀琉斯国王和海洋女神忒提斯结婚,众神都收到邀请,唯独没有不和女神。不和女神心生不满,就在婚礼上扔下一个金苹果,上面写着“送给最美丽的女神”。天后赫拉、爱与美女神阿芙洛狄忒和智慧女神雅典娜三人都认为自己是最美丽的女神,争执不下。她们遇到牧羊人打扮的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就决定请他来裁决。三人为了得到金苹果,都向帕里斯许下好处。赫拉承诺让帕里斯成为天下最有权势的人,雅典娜承诺让帕里斯成为天下最有智慧的人,阿芙洛狄忒承诺让帕里斯得到天下最漂亮的美女。帕里斯不爱江山爱美女,就把金苹果判给了阿芙洛狄忒。阿芙洛狄忒履行承诺,让帕里斯得到绝世美女海伦的芳心,从而导致了特洛伊战争。就因为不和女神的一个金苹果,希腊和特洛伊之间发生了十年的战争。
在英语中,从不和女神的名字 Eris 产生了单词 eristic ,表示“争论的”。
eristic: [e'rɪstɪk] adj. 争论的 n. 争论术,论客
apple of discord:不和的金苹果;不和的种子
judgment of Paris:不爱江山爱美人,帕里斯的评判
epilogue(结语):希腊神话中的后知后觉者埃庇米修斯
希腊神话中,埃庇米修斯 Epimetheus 是普罗米修斯的弟弟。他被视为愚昧的象征。他的名字的含义就是“后知后觉者”。传说在创造动物和人类时,他负责赋予每种动物一项本能,他把勇敢赐给狮子,把快跑的能力给了兔子,把敏锐的眼力给了老鹰,这样一个一个把所有好的才能给了动物,轮到人类的时候,什么也没剩下来给他们作为生存的依靠。普罗米修斯就是为了弥补弟弟的疏忽和过错,才传授给人类各种技能,并为人类盗取火种。
埃庇米修斯的名字 Epimetheus 就是“后知后觉者”的意思,其中的词根 epi 表示在……后面,在……上,在……周围,等于单词 upon 。
epimetheus:[,epi'mi:θju:s; -θi:əs] n. 埃庇米修斯,土卫十一
epilogue: ['epɪlɒg] n. 结语,尾声。记:epi后+logue话→后面的话
epidemic:[epɪ'demɪk] n. 传染病,流行病 adj. 传染的,流行的。记:epi在……周围+dem民众+ic→在民众中流传的
episode: ['epɪsəʊd] n. 插曲,一段情节,剧集。记:epi在……上+sode路→在路上发生的一段故事
euthanasia(安乐死):希腊神话中的死神桑纳托斯
在希腊神话中,掌管死亡的是死神桑纳托斯( Thanatos ),对应于罗马神话中的墨尔斯。桑纳托斯是黑夜女神尼克斯的儿子,睡神许普诺斯的孪生兄弟。桑纳托斯住在冥界,手执宝剑,身穿黑斗篷,有一对发出寒气的黑色大翅膀,他会飞到快要死亡的人的床头,用剑割下一缕那人的头发,那人的灵魂就会被他摄走。桑纳托斯心底善良,常常请他的兄弟睡神帮忙,先使人入睡,然后在睡梦中带走他的灵魂。古希腊的一件著名陶器上就绘画了死神和睡神在神使赫尔墨斯的指挥下将死于特洛伊战场的萨耳珀冬抬入冥界的场面。
桑纳托斯还曾经被狡猾的凡人西叙福斯( Sisyphus )欺骗过。西叙福斯作恶多端、异常狡猾。他见到桑纳托斯到来,假装好奇地询问死神带来的镣铐是如何工作的。桑纳托斯向他演示镣铐的工作原理,结果反而把自己锁住了,西叙福斯因此逃过一劫。
从桑纳托斯的名字 Thanatos 产生了英语词根 thanato ,表示“死亡”。单词 euthanasia (安乐死)、 thanatology (死亡学)等就来源于此。
词根 thanato :死亡,= death
euthanasia:[,juːθə'neɪzɪə] n. 安乐死,安乐死术。记:eu好+thanasia(thanatos,死亡)→轻松愉快的死亡
thanatology:[,θænə'tɒlədʒɪ] n. 死亡学。
echo(回音):爱你在心口难开的宁芙仙女艾柯
希腊神话中,艾柯( Echo )是一位美丽、善良而又能言善辩的宁芙仙女。有一次神王宙斯下凡与其他宁芙仙女偷情,天后赫拉悄悄尾随,准备来个捉奸在床。没想到半路上遇到艾柯,拉着赫拉絮絮叨叨说了半天话,耽误了赫拉的捉奸大事。赫拉迁怒于艾柯,罚她丧失正常的表达能力,只能重复别人说过的话的最后一个词。
后来艾柯爱上了美丽而又自恋的纳西索斯,却又无法表达出自己的爱慕之情。伤心的 Echo 终日在山谷中游荡,日渐消瘦。终于有一天,她的身体完全消失了,只剩下空洞的回音在山谷中飘荡。这就是英语单词 echo (回音)的由来。
台湾著名女作家三毛的英文名就叫做 Echo 。
echo:['ekəʊ] n. 回音,效仿 v. 重复,发出回音,随身附和
echoic:[ɛ'koɪk] adj. 拟声的,回声的
emperor(皇帝):帝国的最高统治者
很多人区分不了单词 emperor (皇帝)和 king (国王)的差异。英语单词 emperor (皇帝)源自拉丁语 imperiator ,意思是“指挥官”。最开始只是罗马军队对成功的将军的一个封号,后来被长老院用在凯撒,屋大维和他们的继承人身上。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教皇曾经封法兰克国王查理曼为罗马帝国的 emperor ,但只是一个虚名。随后主要由德意志诸侯国组成的神圣罗马帝国继承了西罗马帝国的衣钵,所以神圣罗马帝国也有 emperor ,从各个德意志诸侯国的国王中推选出。东罗马帝国也使用 emperor 这个头衔。欧洲历史上后来只有拿破仑建立的法兰西第一帝国使用了 emperor 这个头衔。
由此可见, emperor 指的是由多个民族和国家组成的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并常常特指罗马帝国的皇帝。一般国家的国王都是 king 而不是 emperor 。
emperor: ['emp(ə)rə] n. 皇帝,君主
empire: ['empaɪə] n. 帝国
imperial: [ɪm'pɪərɪəl] adj. 帝国的,皇帝的,至高无上的
essay(随笔):在写作上的随意尝试
单词 essay 来自法语单词 essai ,原意是“尝试”,后来用来表示“随笔”,所以它指的是任何人在写作方面的小尝试,如学生的习作、日常随笔所写的一些小文章。跟它相反的就是专业的、篇幅较长的文学作品或论文。 essay 这种文学体裁源于法国人文主义作家蒙田。他将自己的作品称为“随笔”( essai ),文体自由,篇幅有长有短,内容极为广泛,他读书后的感想、理解、评论,他到各国旅行中的见闻,冥思苦索得出的人生哲理、格言警句,都写进他的随笔集中。英国哲学家和语言大师培根所著的“随笔集”( Essays )是第一部重要的英文随笔集。美国学生申请大学时,往往需要提交几篇 essay ,相当于我们高考中的命题作文。
essay:['eseɪ] n. 散文,随笔,小品文
eleven(十一):穿鞋和光脚者的计数方式差别
在很多古代文化中,数字与人们用手指头和脚趾头数数的方法相关。生活在温暖地区的人通常是光着脚的,数数时把脚趾头也用上,因此采用了二十进制的计数方法。而古代日耳曼名族生活在冰雪覆盖的北欧,一年四季都需要穿鞋,因此只用十个手指头来数数。数到十时已经用完了所有手指头,因此“十一”在古英语中叫做 enleofan ,意思就是“(十个手指头用完后)还剩一个”,后来演变为现代英语中的 eleven (十一)。“十二”在古英语中叫做 twelf ,意思就是“(十个手指头用完后)还剩二个”,后来演变为现代英语中的 twelve (十二)。
eleven:[ɪ'lev(ə)n] n. 十一
twelve:[twelv] n. 十二
enchant(迷住):念咒语施展魔法
和 chant (吟唱)一样, enchant 也与“吟唱”有关,不过不是“唱歌”,而是“念咒语”。 enchant 由 en ( into, upon )+ chant (吟唱)构成,字面意思就是对着……念咒语、施展魔法,从而控制人的思想,使其迷住。
enchant:[ɪn'tʃænt] vt. 使迷住,用魔法迷住
enchantment:[ɪn'tʃɑːntm(ə)nt] n. 魅力,魔法,妖术,迷醉
incantation:[ɪnkæn'teɪʃ(ə)n] n. 咒语
educate(教育):把学生的天资引导出来
在西方的教育观念中,教育的本质是启发、引导、培养新一代。教师的责任就是把学生内 在的天资,能力引导出来。启发出来"。英语中表示“教育”的单词 educate 的原始含义正是如此。这个词来自拉丁语 educere ,其中的 e 等于 ex , 表示 out (出来), ducere 表示 lead (引导),合起来就是 lead out (引导出来,启发)的意思。进入英语后,后三个字母 ere 按照英语拼写习惯改成了动词后缀 ate 。从这个词的本质含义可以看出,中国学校的填鸭式灌输并不能称为 education 。
educate:['edjʊkeɪt] vt. 教育,培养
education:[edjʊ'keɪʃ(ə)n] n. 教育,教育学
elysium(极乐世界):希腊神话中英雄和好人的安息之所
在希腊神话中,神和凡人结合所生的英雄以及其他被神选中的好人、正义之士死后将在一 个名叫 elysium 的地方享福。这个 elysium 位于世界的西边尽头,通常翻译为“极乐世界”,相当于后来宗教神话中的天堂。在一些传说 中, elysium 有时候也被称为“至福岛”( Isles of the Blessed )。
根据一些晚期的希腊神话,克洛诺斯最后与宙斯达成了和解,宙斯将克洛诺斯和其他被关押在塔尔塔罗斯中的提坦神释放,让他们居住在 elysium 。克洛诺斯成为了 elysium 的主人。
elysium:[i'liziəm] n. 极乐世界,至福之地,天堂
elysian:[ɪ'lɪʒən] adj. 乐土的,快乐的,像天堂的
epi-(之后):希腊神话中的后知后觉者埃庇米修斯
希腊神话中,埃庇米修斯 Epimetheus 是普罗米修斯的弟弟。他被视为愚昧的象 征。他的名字的含义就是“后知后觉者”。传说在创造动物和人类时,他负责赋予每种动物一项本能,他把勇敢赐给狮子,把快跑的能力给了兔子,把敏锐的眼力给 了老鹰,这样一个一个把所有好的才能都给了动物,轮到人类的时候,什么也没剩下来给他们作为生存的依靠。普罗米修斯就是为了弥补弟弟的疏忽和过错,才传授 给人类各种技能,并为人类盗取火种。
埃庇米修斯的名字 Epimetheus 就是“后知后觉者”的意思,其中的词根 epi 表示在……后面,在……上,在……周围,等于单词 upon 。
epimetheus:[,epi'mi:θju:s; -θi:əs] n. 埃庇米修斯,土卫十一
epilogue:['epɪlɒg] n. 结语,尾声。记:epi后+logue话→后面的话
epidemic:[epɪ'demɪk] n. 传染病,流行病 adj. 传染的,流行的。记:epi在……周围+dem民众+ic→在民众中流传的
episode:['epɪsəʊd] n. 插曲,一段情节,剧集。记:epi在……上+sode路→在路上发生的一段故事
Easter(复活节):庆祝黎明女神的节日
复活节是为了纪念耶稣被钉上十字架,3天后死而复活的基督教节日。它是基督教与古代 异教风俗的结合物。复活节( Easter )一词源于盎格鲁撒克逊民族神话中黎明女神的名字 Eastre ,本意是“黎明”,与表示“东方”的 east 同源。 古代英国人庆祝黎明女神的节日在春分左右,与基督教中庆祝耶稣复活的节日在时间上很接近。基督教传入英国后,教会就用用“复活节”来替代原来的黎明女神节 日,并沿用了原来的名字。因此在英语中复活节就被称为 Easter 。
历史学家根据《圣经》和先进以色列人逾越节的日期,推算出在春分日(3月21日)之后月满后的第一个星期天就是《圣经》中讲到耶稣复活的日子。由于每年的春分日都不固定,所以每年的复活节的具体日期也是不确定的。但节期大致在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间。
在英国,人们庆祝复活节的很多活动都源自以前庆祝黎明女神节日的传统做法,如著名的复活节彩蛋。
Easter: ['i:stə] n. 复活节
elixir(长生不老药):由神奇的“哲人之石”制成的干粉
在古老的炼金术中,“哲人之石” ( the philosopher's stone )是中世纪炼金术士们绞尽脑汁千方百计想要制造出来的灵石。它可以将贱金属转化成完美的纯金,有时还被认为是神奇的药剂,有着治疗万病、返老还 童和长生不老的神奇功效。在几百年间,贤者之石就像是炼金术的圣杯一样,吸引着欧洲一代又一代炼金术士前仆后继地沉浸于制造“哲人之石”的伟大工作之中。
用“哲人之石”制成的干粉在阿拉伯语中被称为 al-iksir ,其中的 al 是定冠词, iksir 是“干粉”的意思。英语单词 elixir 就来自阿拉伯语 al-iksir ,指的就是用“哲人之石”制成的灵丹妙药。
elixir: [ɪ'lɪksɚ] n. 长生不老药,万能药,炼金药
enthusiasm(热情):神灵附体时的狂热情感
英语单词 enthusiasm 原本是一个宗教词汇,来自希腊语 enthousiazein ,后者源自 entheos ,由 en ( in )+ theos ( god ,神)构成,字面意思就是“神灵附体”。因此英语单词 enthusiasm 的本意就是“神灵附体、受到神灵的启发”,后来被用来表示“自认为与神有某种特殊联系而产生过度强烈的宗教情感”。二十世纪后,该词 的宗教色彩逐渐消失,用来表示“对某事物的特别热衷、热情”。
enthusiasm:[ɪn'θuzɪæzəm] n. 热情,热心,热忱
enthusiast:[ɪn'θuzɪæst] n. 狂热者,热心人,爱好者
enthusiastic:[ɪn,θjuːzɪ'æstɪk; en-] adj. 热情的,热心的,狂热的
envy(嫉妒):施展巫术“邪恶之眼”
古代西方人相信有一种邪恶的巫术叫做“邪恶之眼”( evil eye )。据说巫师施展这种巫术后,可以通过目光来使人无法动弹或受伤或遭受厄运。拉丁语 invidere 指的就是巫师施展“邪恶之眼”,由 in ( upon )+ videre ( to see )构成,字面意思就是“看一眼”。当一个人嫉妒他人时,用充满羡慕嫉妒恨的眼神看人时,这幅场景是不是很像巫师在施展“邪恶之眼”?因此拉丁语 invidere 衍生出“用羡慕嫉妒恨的眼神来看”的意思,并从而衍生名词 invidia (羡慕嫉妒恨),这就是英语单词 envy 的来源。
在我国新疆还有人相信这种巫术的存在,因此,在新疆,长时间地注视别人家的好东西或美女是一种禁忌,新疆人会认为这种嫉妒的目光会给被注视者带来厄运。在新疆旅游时,最好不要长时间盯着美女不放,购物时也不要看了半天而不买。
envy:['envɪ] n. 嫉妒,妒忌,羡慕 vt. 嫉妒,妒忌,羡慕 vi. 感到妒忌,显示出妒忌
evocation(招魂):古罗马军队请求敌方守护神离开的仪式
英语单词 evocation 来自拉丁语动词 evocare ,由 ex ( out )+ vocare ( voice )构成,意思就是 calling forth (唤出)。该词来自古罗马军队在攻打敌方城市时的一种仪式。在攻打敌方城市时,为了避免招致对方城市的守护神的愤怒,古罗马人会举行一种仪式, 请求对方的守护神放弃对敌人的庇佑,离开敌方城市。为了争取神灵,古罗马人会在仪式上承诺为神灵修建比敌方更好的神庙或其他更优惠的条件。大家都知道,古 希腊和古罗马神话中,神灵和人都具有同样的七情六欲,既然可以贿赂凡人,为什么不能贿赂神灵呢?
这种请求敌方守护神离开敌方城市的仪式就是 evocation ,字面就是就“大声呼喊、请求离开”。后来,除此以外, evocation 还可以表示其他各种“招魂术”或召唤神灵前来做其他事情,也可以去掉其神秘含义,仅仅表示“唤起、唤出”记忆、联想等。
evocation:[,evəʊ'keɪʃən] n. 招魂,唤出,唤起,引起回忆
evocative:[ɪ'vɒkətɪv] adj. 唤起的,唤出的
electric(电):摩擦琥珀生电
古希腊人常用琥珀( amber )制作护身符。在希腊语中,琥珀是 elektor ,进入拉丁语后变成了 elektron 。16世纪时,英国科学家威廉·吉尔伯特( William Gilbert ,公元1540年-1605年)发现,磨擦琥珀可以吸引羽毛、线头等小东西,磨擦时会放出火花。他就根据琥珀的拉丁语 elektron 创造了“电”的英语单词 electric ,字面意思就是“像琥珀那样的”。
electric:[ɪ'lektrɪk] n. 电,带电体 adj. 电的,带电的,导电的,发电的
electricity:[ɪ'lɛk'trɪsəti] n. 电力,电流
engine(发动机):设计精巧装置所需的天赋
我们知道,在现代英语中, engine 一词表示“发动机”。那么,在发动机问世之前, engine 表示什么呢?其实, engine 来自拉丁语 ingenium ,由 in (内在)+ gen (产生)+ ium (名词后缀)构成,意思是“天赋,内在才能”。12世纪左右进入法语后演变为 engin ,表示“技能、才智、诡计、战争器械”等含义。13世纪左右进入英语后演变为 engine ,词义演变为“(战争中使用的)精巧的机械装置”。当蒸汽机问世后,人们越来越多地把 engine 专门用来表示从自然界获取能量并将其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即中文所说的“发动机”。与它同源的英语单词有 ingenious (心灵手巧的)、 ingenuity (独创性)。
engine:['endʒɪn] n. 引擎,发动机,机车,火车头
engineer:[endʒɪ'nɪə] n. 工程师,工兵 v. 设计,策划,建造
ingenious:[ɪn'dʒiːnɪəs] adj. 心灵手巧的,有独创性的,机灵的
ingenuity:[,ɪndʒɪ'njuːɪtɪ] n. 独创性,心灵手巧,精巧,精巧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