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digit(数字):古人用手指头来数数的习惯。

单词digit源于拉丁语中表示“手指、脚趾”的单词digitus,所以digit的原意也是“手指、脚趾”的意思。因为几乎所有人都有用手指头来数数的习惯,所以digit又用来表示“从0到9中的任何一个数字”,也就是说是个位数,而单词number(数)则可以表示多位数。

20世纪中期,科学家们开始研发计算机。与以往使用连续模拟量的设备不同,计算机中使用一系列离散的数字(digit)进行运算。科学家们将这种技术称为digital(数字化)技术。因此,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单词digit和digital也得到了越来越频繁的使用。

植物“洋地黄”在英语中是digitalis。因为这种植物的花长得像手指,故此得名。单词digitalize既可以表示“数字化”,也可以表示“用洋地黄治疗”。

digit: ['dɪdʒɪt] n.数字,手指或脚趾,一指宽。

digital: ['dɪdʒɪt(ə)l]adj.数字的,手指的。

digitalis:[,dɪdʒɪ'telɪs] n.洋地黄

digitalize:['dɪdʒɪtəlaɪz]vt.数字化,用洋地黄治疗

digitalization:[,dɪdʒɪtəlɪ'zeʃən]n.数字化,洋地黄疗法,洋地黄丸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digit 词源,digit 含义。

bust(半身像):古伊特鲁里亚人的人形骨灰瓮

英语单词bust来自拉丁语bustum,本意是“坟墓、火葬用的柴堆”。古代意大利的伊特鲁里亚人相信逝者死后会在来世超生,并保留生前的习惯。因此人死后被火化,骨灰被放置在一个人形骨灰瓮中,包括一个盛放骨灰的瓶身和一个人头形状的盖子。整个骨灰瓮被安放在布置得像生前居所的坟墓里,生前使用的一系列物品也一同陪葬。受这种丧葬习俗的影响,拉丁语bustum也被用来表示这种人形骨灰瓮,后来被用来表示人的“上半身雕像”。19世纪后还衍生出“胸部”之意。

bust:n. [bʌst] n.半身雕像;胸部

busty:['bʌsti] adj.胸部丰满的,大胸脯的

class(阶级):古罗马社会的六大社会等级

古罗马王政时期的第六位国王塞尔维乌斯·图利乌斯(Servius Tullius)推行一系列军事和政治改革。其中一项改革是对所有罗马居民进行财产普查,根据财产多寡将所有人划分为六个classis(等级)。每个等级须为军队提供数目不等的“森图里亚”(Centuria,百人队)。第1等级提供98个森图里亚,其中包括18个骑兵森图里亚和80个重装步兵森图里亚;第 2、3、4等级各出20个步兵森图里亚;第5等级出30个轻装步兵森图里亚。另外,工匠和号手各组织2个森图里亚,无产者提供1个森图里亚。合计共193个森图里亚。共193个森图里亚。不同等级的森图里亚的人数不相等,武器装备也有所不同。

此外,塞尔维乌斯·图利乌斯还创设了森图里亚会议。起初这个会议具有军事性质,后来取代库里亚会议,获得宣战、媾和、选举高级官员、制定法律和审判等职权。因它以森图里亚为单位投票,实际上被拥有森图里亚数目过半的第一等级即富有公民所控制。

英语单词class就来自拉丁语classis。

class:[klɑːs] n.阶级,等级,班级,类别vt.分类,把……分等级,把……归入某等级vi.属于某等级

boffin(科学怪人):狄更斯小说中坚持学习的古怪老人

英语单词boffin是一个俚语,用来称呼科学家、工程师或其他从事科研工作的人。该词起源于伟大的文学家查理斯·狄更斯的最后一篇长篇小说《我们共同的朋友》(Our Mutual Friend)中的人物Nicodemus Boffin。在小说中,Boffin被刻画成一个外表非常古怪的老人,在老年时期坚持学习,还特意雇佣了一位家庭教师教自己阅读。

也许是因为Boffin这个人物在人们心目中留下的印象太过深刻,在狄更斯之后,其他作家的著作中也出现了Boffin这个名字,如J.R.R. Tolkien在其作品《兔子》(The Hobbit,1937)中就用Boffin作为一个兔子家族的姓氏。

最初,英语单词boffin主要用于英国军队的俚语中,含有“书呆子、怪人”等轻视之意。后来,由于科学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同盟国赢得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该词的感情色彩由贬转褒,更多地体现了对科学家的敬佩之情。在二战结束后的文学作品及电影中,Boffin成了很多科学家英雄的名字。boffin们往往被刻画为一个现代的天才,通过不为人知的秘密工作创造出威力巨大、匪夷所思的设备。80年代的《007》系列电影中,那个为詹姆斯·邦德提供各种新式武器的怪老人Q就是一个典型的boffin。

boffin:['bɒfɪn] n.科学怪人,科研工作者

triumph(凯旋):古罗马庆祝胜利的凯旋式

凯旋式是古罗马人庆祝军队凯旋归来的一种十分隆重的庆祝仪式,是军事将领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要想获得这种礼遇,必须符合一系列条件,包括:必须是军队的“统帅”并且拥有国家的统治大权、对外战争获得重大胜利等。获得凯旋式礼遇的将领被称为“凯旋者”。在仪式上,凯旋者头戴花环,脸被涂红,身穿特制长袍,乘坐金色战车,从专为凯旋式而设的城门中进入罗马城内。他的身旁紧跟着一名奴隶,不断在他耳旁低语:“记住,你只是一名凡人。”

参加凯旋式的还有凯旋者的部分军队。他们扛着标语,赶着满载战利品的大车,参加游行。队伍中往往还有被俘的俘虏以及用来祭祀的牺牲品。游行队伍按规定路线到达终点后,将处死一名战俘,将其他俘虏转卖为奴隶。在向朱庇特神奉献牺牲后,仪式结束,宴会开始,所有人开始豪饮狂欢。

在古拉丁语中,“凯旋式”叫做triumphus,可能来自古希腊语thriambos,意为“给酒神狄奥尼索斯的赞歌”。英语单词triumph(凯旋)就来源于此。

triumph: ['traɪʌmf] n.凯旋,胜利vi.得胜,成功

triumphal:[traɪ'ʌmfl] adj.凯旋的,胜利的

triumphant:[traɪ'ʌmfənt] adj.胜利的,得意洋洋的

blizzard:暴风雪

发音释义:['blɪzəd] n.暴风雪vi.下暴风雪

blizzard是一个相当新的单词。据考证,它最早出现于1829年,表示拳击中的“猛击”或战争中的“一阵炮火”,词源可能来自blaze(闪耀、火焰)。1870年美国爱荷华州和明尼苏达州暴风雪期间,该词第一次用于形容“暴风雪”。1880-81年冬天,美国多次出现暴风雪天气,blizzard一词开始大规模出现在美国新闻中,从此词义固化为“暴风雪”之意。

Blizzard Entertainment(暴雪娱乐)是一家全球著名的视频游戏制作和发行公司,作品有魔兽争霸、星际争霸、暗黑破坏神系列、魔兽世界等,在电脑游戏界享有极高的评价。

助记窍门:blizzard→谐音“玻璃渣”→像玻璃渣一样的雪→暴风雪(玩过魔兽的人应该都知道这个谐音)

assert:断言

发音释义:[ə'sɜːt] vt.维护,坚持;断言;主张;声称

结构分析:assert = as(=ad,使)+sert(加入)→加入至某个观点→断言、坚持

词源解释:sert←拉丁语serere(加入、附属)

同源词:series(系列←连接在一起);insert(插入);desert(放弃);exert(运用、发挥)

衍生词:assertion(断言、声明);assertive(独断的)

Grand Prix:大奖赛(汽车或摩托车国际系列大赛)

来自法语,即grand prize. 原指19世纪在法国巴黎举行的国际马术赛事,现主要指汽车或摩托车的国际系列赛。

miniseries:电视连续剧

mini-,小的,迷你,series,系列,电视剧。

miniseries:电视连续剧

mini-,小的,迷你,series,系列,电视剧。

checkmark:钩形符号

约从公元17世纪起,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教师开始用钩形符号,即“√”号来表示正确无误,英语称此符号为checkmark,或简称之为check。check 一词源于波斯语shah‘king’(王),最初仅用于国际象棋中的“将军”一义,以后又由此引申出诸如“制止”、“校对”、“支票”、“钩形符号”等一系列词义。(参见chess)

cheat:欺诈,作弊,骗子

在英国封建时期escheator是管理充公(或转让)产业的官员。当土地或其他财产无人继承时,escheator即将之转归领主(或国家)所有,这种做法就叫escheat,转归领主(或国家)的土地或其他财产也称escheat。然而,有许多escheator往往利用职权肆无忌惮地敲诈勒索,骗取钱财,甚而弄虚作假,巧取豪夺,非法占有土地或其他财产,因此声名狼藉。escheat原为法律用语,源自古法语eschete,但从16世纪起也因此蒙上一层贬抑色彩。cheat 一词乃escheat之异体,在莎士比亚时代原系盗贼俚语,指“盗来之物”或“掠夺物”,以后又由此引申了“欺诈”、“欺骗”、“骗子¨、“作弊”等一系列贬抑词义。cheat的这些词义可说都是基于上述原因产生的。

cheap:廉价的,便宜的

在现代英语中作形容词用的cheap原本是个名词,中世纪作ceap,表示“贸易”。cheap的这一古义现还残存于伦敦一街名Cheapside,中世纪该街因店铺林立且食品市场坐落于此而闻名遐迩。16世纪时英语有个常用短语good cheap,意思是good bargain(上算的交易,便宜的东西)。形容词cheap正是出自good cheap这一短语,cheap的今义“廉价的”,“便宜的”也是由此产生的。然而,当今之世在许多人看来便宜即劣质,因而cheap 一词也常被赋予从“劣质的”、“低劣的”到“吝啬的”,“小气的”等一系列贬抑词义。人们往往避免用cheap而代之以inexpensive(价钱不贵的,花钱不多的),affordable(买得起的)等委婉词。(参见chap)

bikini:两段式女游泳衣   

1947年bikini这种两段式女游泳衣首次在法国假日游憩胜地里维埃拉( Riviera)海滨出现时,曾经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最初法国人将它取名le minimum,随后又有人改称之为bikini。bikini 一词始见于《世界报图文版》( Le.Monde Illustre)当年8月号第1期上。翌年,英语便将该词直接借用了过来。 bikini得名于西太平洋马绍尔群岛(Marshall Islands) 一个珊瑚岛岛名。1946年美国在该岛进行了一系列原子弹试验。取名者之所以将这种两段式女游泳衣同该岛岛名加以联系很可能是因为认为,身着该式游泳衣的身段苗条的青年女子可能引起异性的感情冲动力足以与Bikini岛上的原子爆炸力相比拟。在这个意义上bikini可以说是联想的产物。 1964年又出现了上裸游泳衣,人们仿bikini造出了monokinl 一词来表示,随后产生的trikini(三点式女泳装),nokini(“裸体”的代称)等司都是按类比法构成的。显然,名称的创造者有意无意地将bikini错误地分解为bi-和-kini两部分,仿佛bi-就是意为“二”的前缀。

  

apartheid:种族隔离

该词原为南非荷兰语( Afrikaans)。1948年马兰(DanielF. Malan,1874 - 1959)出任南非第一个全由白人组成的政府的总理以后,颁布了一系列种族隔离政策,对黑人及其他有色人种实行种族隔离。apartheid源自荷兰语apart‘apart’和-heid‘ hood’,其字面义是“隔离”,“分离”。apaurtheid在1947年开一始见诸使用,现在除用以指“种族隔离(制)”,有时也指其他方面的隔离,如对吸烟者的隔离,是英语中最为通用的南非荷兰语借用词之一。

superman:超人,能力非凡的人

superman 一词是1903年由英国剧作家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1856-1950)通过他的剧作 Man and Superman (《人与超人》)引进英语的。它直接译自创立“超人哲学”的德国哲学家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1900)杜撰的 übermensch。尼采哲学中的 übermensch 是指通过选拔和淘汰进化而成的理想之人或完人。他在《扎拉图斯如是说》(Thus Spake Zarathustra,1883)中特别加以引用。若按字面直译,本应作“overman”或“beyondman”,但萧伯纳不喜欢 üermensch 一词的读音,所以 über 这一部分就改用拉丁前缀super- 来译。1938年美国一本连坏画以superman 为名,主角是一位名叫 Clark Kent 的superman 。嗣后,superman 又成为电视系列片乃至电影的片名和主角。这个词就是这样地得到了普及。随之而来,英语出现了许多冠以前缀super- 的新名词,如 superwoman (女超人),superstar (超级明星)等。

Americanism:美国式英语

Americanism 美国式英语,美语用法

1781年新泽西学院(今普林斯顿大学)院长威瑟斯庞(John Witherspoon,1722—1794)撰写了-系列关于“美国的英语概况"的专题文章。在文章中他列举了美国人用词不当的若干例子,如用mad表示angry(生气的),并杜撰了Americanism-词来指“美国式英语”或“美语用法"。

row:排,行,划船

1.来自古英语 raew,排,行,系列,词源不确定,可能最终来自 PIE*rei,刮,砍,劈,词源同 rift,river. 2.划船,来自古英语 rowan,划船,来自 Proto-Germanic*ro,划船,来自 PIE*ere,划船,词源同 rudder.

train:火车,列车,行列,一系列,训练,受训

来自古法语 trainer,拖,拉,使移动,来自(缩写自)拉丁语 tractus,道路,路径,来自 trahere, 拖,拉,使移动,词源同 drag,tract.拼写比较 main,might.引申词义行列,队伍,一系列等, 后用于指火车,以及比喻词义训练,受训。拼写比较 strain,strict.

domino:多米诺骨牌

多米诺骨牌(domino)是一种西洋游戏,将许多长方形的骨牌竖立排列成行,轻轻推倒第1张牌时,其余骨牌将依次纷纷倒下。用于比喻时,多米诺骨牌效应常指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即牵一发而动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