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analogy:相似

发音释义:[ə'nælədʒɪ] n. 类比;类推;类似

结构分析:analogy =ana(根据)+logy(逻辑、比例)→同样的道理或比例→类似

词源解释:logy←希腊语 logos(逻辑、理性、理由、话语、学科)

同源词:logos(逻各斯、理性、道),logic(逻辑),logical(合逻辑的),geology(地质学),psychology(心理学),zoology(动物学),biology(生物学)

衍生词:analogic(模拟的、类似的),analogous(类似的)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analogy 词源,analogy 含义。

grand slam:大奖赛,大满贯

grand, 巨大的。slam,猛击,猛关。原为桥牌术语,全赢,后词义通用化,指各球类比赛的大满贯。

nicotine:尼古丁

该词对吸烟者绝不陌生,它意指“烟碱”,但一般多音译为“尼古丁”,是含于烟草中一种剧毒的有机化合物。它是以16世纪法国一位外交官的姓氏命名的。此人名叫Jean Nicot(1530 - 1600),他曾任法国驻葡萄牙大使。在他任职期间,他从一个水手那里买了些来自美洲的烟草种子。大约在1560年他把这些种子带回法国,成了第一个把烟草引进法国的人。他把自己种植收获的烟草献给法国王后及一些贵族,因此烟草在法国最早被命名为nicotiane,意即Nicot's plant,后来瑞典博物学家林奈(Carlus Linnaeus,1707 - 1778)将它正式命名为nicotiana 。nicotine则是在1818年烟碱第一次被成功地分离出来后才得名的。英语拼写即取自法语,而把烟草引进英国的人则是英国探险家、作家罗利(Sir Walter Raleigh,1554? -1618)。

nightmare 恶梦

从构词法来看,nightmare是复合词,但其中mare与意为“母马”的mare并投有丝毫联系。在盎格鲁撒克逊语mare同义于incubus,意指“梦淫妖”,即趁人在睡梦中与之交合的妖魔。中世纪流行一种迷信说法,人之所以作恶梦是因为梦淫妖坐在睡眠者身上使其窒息的缘故。这种妖魔在中世纪时也叫night-hag或nightmare,以后过三个词均指“梦魇”,但以night-mare最为常用。在现代英语中任何一种恶梦都可用nightmare来表示。做恶梦一般多在夜里,有人利用nighr的反义词day按类比构词法又创造出了daymare 一词,表示“昼魇”或“恶梦般的经历”。(参见incubus)

night soil大粪

18世纪时在英国掏大粪的工作一般都是在夜间进行的,大粪有时也在夜间被作为肥料施用于土壤( soil),因此在英语中“大粪”就叫做night soil,而“掏粪工”则称night man。这两个词语一般是作为委婉语来用的。

mermaid:美人鱼

这个词可以分解为两部分:mer和maid。mer是由拉丁文mere(海)演变来的,而maid则是“少女”的意思。所以用眦表示“美人鱼”的mermaid 一词实际暗含“海里少女”之意。嗣后,人们按类比构词法又造出了merman 一词来表示“雄性人鱼”。

marathon:马拉松   

Marathon原指位于雅典附近,阿提卡(Attica)东北部的—个平原。公元前490年9月波斯首次进犯希腊,雅典军队由米太亚得( Miltiades)指挥在Marathon奇迹般地大败兵力较之强得多的波斯侵略军。有位名叫菲迪辟( Pheidippides)的传令兵从Marathon不停顿地跑到雅典报捷后随即倒地身亡。为了纪念这一事迹,1896年近代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雅典举行之际,法国语言学家布雷阿鲁提议由Marathon古战场跑到雅典古竞技场,用过个距离作为一个竞赛项目,并将之定名为marathon,汉语音译为“马拉松”。获得此次marathon赛冠军的恰巧也是个希腊人。marathon赛程在1924年第八届奥运会上由国际田径联合会定为42195米,即26英里385码。在现代英语中marathon 一词已不再限于指长跑,游泳、滑冰等的长距离比赛均可用marathon表示。

  此外,人们还按类比构词法仿照marathon造出telethon(马拉松式电视广播节目),talkathon(马拉松式答话或座谈节目)等新词。

  

lunch:午餐,便餐

该词始见于16世纪束,可能源自西班牙语lonja‘slice’(片),原义为hunk of food(大块食物)。试看1600年出版的Richard Surfleet所著Country Farm一书中如下一句话:‘He shall take bread and cut it into little lunches into a pan with cheese。,几乎同时出现的luncheon一词则可能是通过与punch/puncheon(钻孔器),trunch/truncheon(短术棍)类比产生的,17世纪初用以指“小吃”(snack),以后又指“便餐”(slight meal)。我们今天所用的lunch是在19世纪初作为luncheon的缩略形式回到英语之中的,也用于“便餐”一义,而今这两种形式都常用以指“午餐”。

litterbug:乱扔废物的人

在公共场所常可见到这样的标语:Don't be a litterbug,意思是“请勿乱扔杂物”,其中litterbug作“乱扔废物的人”解。litterbug 一词系无名氏所造,很可能与firebug(放火狂者,纵火者)类比而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出现的一个美语词。它的流行归功于新墨西哥州佛罗里达芒特多拉湖山花园俱乐部(the Lakes and Hills Garden Club of Mount Dora)。该俱乐部在1950年开展的一次路边环境卫生运动中使用了上述标语。(参见firebug)

logroll互投赞成票,相互吹棒

该词原为美语,源出美国早期移民的生活用语。早期移民来到一个新的地方,要做的头一桩事就是盖间小木屋,把家先安下来。盖木屋先得砍伐树木,清出土地。原木一般很重,一人很难搬动,往往要请邻居来帮忙,合力把木头滚至预定的地点。美国早期拓荒者之间互相帮助滚原木这一做法就叫logrolling。许多年以后,随着滚原木习惯的改变,logrolling丧失了它本来的古义,在政界被用以指政客之间互投赞成票以通过对彼此有利的法案,在文学界则指作家之间相互吹棒对方的书以促进销路,提高声誉。logrolling本是个褒义词,现在却变成贬义词。动词logroll是从logrolling逆生而成,表示“互投赞成票”或“相互吹棒”。logroll 一词如今的含义若用Scratch my back and l'II scratch yours(你棒我,我也棒你;你帮我,我也帮你)这一谚语来表示可以说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island:岛   

这个意为“岛”的单词在于古英语原作igland,在17世纪以前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拼作iland,不含字母s,在英王詹姆士一世钦定《圣经》英译本和英国诗人弥尔顿(John Milton,1608 - t674)的长诗《失乐园》中其拼写形式仍作iland。以后一些学者仿照源于拉]一文的法语借用词isle(小岛)把这一不发音的字母加上去,使其更像拉丁文,尽管这两者并无历史联系。拼写形式的这种变化可以说是类比的结果。英语另一个词aisle(过道)所含的不发音字母s也是那时出于同一原因加上去的。

foremost:最前的,首要的

该词看来像是由fore和most合成,并含most of the fore之意,其实不然。它是从古英语forma ‘first’的最高级形式formest演变而来,其真正原义可以说是firstest。英语中还有几个以-most结尾且表示最高级的词,即innermost(最深处的,最内的),uppermost(最上面的,最高的),utmost(极度的,最远的),aftermost(最后面的),hindmost(最后面的)。foremost一词今既用以表示“首要的”,也表示“最前的”。短语first and foremost(首要的是,首先的)实质上是一个同义反复结构。另有一个英语单词former(前面的,以

前的)和foremast有亲缘关系。它也源自古英语forma‘first’,是forma的比较级形式,按foremost的前身formos t类比构成。

bikini:两段式女游泳衣   

1947年bikini这种两段式女游泳衣首次在法国假日游憩胜地里维埃拉( Riviera)海滨出现时,曾经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最初法国人将它取名le minimum,随后又有人改称之为bikini。bikini 一词始见于《世界报图文版》( Le.Monde Illustre)当年8月号第1期上。翌年,英语便将该词直接借用了过来。 bikini得名于西太平洋马绍尔群岛(Marshall Islands) 一个珊瑚岛岛名。1946年美国在该岛进行了一系列原子弹试验。取名者之所以将这种两段式女游泳衣同该岛岛名加以联系很可能是因为认为,身着该式游泳衣的身段苗条的青年女子可能引起异性的感情冲动力足以与Bikini岛上的原子爆炸力相比拟。在这个意义上bikini可以说是联想的产物。 1964年又出现了上裸游泳衣,人们仿bikini造出了monokinl 一词来表示,随后产生的trikini(三点式女泳装),nokini(“裸体”的代称)等司都是按类比法构成的。显然,名称的创造者有意无意地将bikini错误地分解为bi-和-kini两部分,仿佛bi-就是意为“二”的前缀。

  

Ableism:对残疾人的歧视

这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新词,仿racism(种族歧视)和sexism(性别歧视)类比构成,用以表示“对残疾人的歧视”。 (参见ageism)

ageism:对老年人的歧视

ageism 对老年人的歧视

该词是医学博士Robert Butler出任老年研究所(the Institute of Aging)所长时按racism(种族歧视);sexism(性别歧视)二词类比杜撰的,用以表示“对老年人的歧视(尤指在就业和住房方面)”,有时亦指“对某种年龄的人的歧视”。其中一个极端的事例发生在1986年。据当时报纸披露,日本日立公司(Hitachi)设在威尔士的一家工厂试图安排35岁以上的工人提前退休。

parable:比喻,寓言

来自希腊语parabole,比较,对话,类比,来自para-,在旁,在周围,-bole,扔,投掷,词源同ballet,ballistic.即扔在旁边的,引申词义打比方,讲寓言故事。拼写受-able影响俗化。

parabola:抛物线

来自希腊语parabole,比较,对话,类比,来自para-,在旁,在周围,-bole,扔,投掷,词源同ballet,ballistic.即扔在旁边的,用于几何术语指抛物线。

periphery:圆周,外围

前缀peri表“周围,环绕”,可以用同前缀单词period(周期)助记,“周期”就是环绕一圈的时间嘛;词根pher,体会它的发音和词根fer相同,它们是一个词根,表“拿、带”。所以整个单词的字面意思是“传到周围”。可以和circumference类比串记。

highjack:拦路抢劫;劫持

该词源出美国,始见于1890年。一般认为,它的产生与抢劫不无关系。持枪歹徒在拦路抢劫时,害怕被抢者反抗,每每喝令道:“High,Jack ! ”意即要求对方高举双手、不许乱动。于是人们便把High,Jack 二词合二为一,再加后缀-er ,构成highjacker ,用以称谓“强人”。1921年该词略为hijacker,1923年又逆生出hijack ,兼作名词和动词。在美国禁酒时期(Prohibition ,1920——1933),hijack开始通用起来,当时多指“抢劫酒类走私贩”。以后其词义逐渐扩大,始而引申为“拦路抢劫(车辆、行人等)”,继而又引申为“绑架”和“劫持(飞机等)”,频频在当代报刊上露面,成为大家熟悉的字眼。

近几十年来空中劫机事件时有发生,一个由sky原形和hijacker尾部连成的缩合词skyjacker 应运而生,用以专指“空中劫持者”、“空中劫机匪徒”,随后又由此逆生出skyjack一词,表示“空中劫机”。近年来,一些大都市治安不力,歹徒公然在光天化日之下拦劫汽车,于是有人又类比造出carjack一词,用以表示“劫车”。

hijack:抢劫,劫机

该词源出美国,始见于1890年。一般认为,它的产生与抢劫不无关系。持枪歹徒在拦路抢劫时,害怕被抢者反抗,每每喝令道:“ High , Jack ! ”意即要求对方高举双手、不许乱动。于是人们便把 High , Jack 二词合二为一,再加后缀 -er ,构成 highjacker ,用以称谓“强人”。1921年该词略为 hijacker ,1923年又逆生出 hijack ,兼作名词和动词。在美国禁酒时期( Prohibition ,1920——1933), hijack 开始通用起来,当时多指“抢劫酒类走私贩”。以后其词义逐渐扩大,始而引申为“拦路抢劫(车辆、行人等)”,继而又引申为“绑架”和“劫持(飞机等)”,频频在当代报刊上露面,成为大家熟悉的字眼。

近几十年来空中劫机事件时有发生,一个由 sky 原形和 hijacker 尾部连成的缩合词 skyjacker 应运而生,用以专指“空中劫持者”、“空中劫机匪徒”,随后又由此逆生出 skyjack 一词,表示“空中劫机”。近年来,一些大都市治安不力,歹徒公然在光天化日之下拦劫汽车,于是有人又类比造出 carjack 一词,用以表示“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