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Athens(雅典):希腊神话中的智慧女神雅典娜

希腊神话中,雅典娜(Athena)是奥林巴斯十二主神之一,是神王宙斯与聪慧女神墨提斯的女儿。据说,宙斯推翻父亲成为神王后,大地女神盖亚和天神乌拉诺斯预言他会被墨提斯所生的儿子推翻。宙斯害怕预言成真,就把墨提斯整个吞入肚中(比他老爸还狠)。后来宙斯头疼难忍,就叫火神劈开他的头颅。随后就见披甲持枪的雅典娜从宙斯的头中跳了出来。

因为雅典娜的身上集合了母亲的智慧和父亲的威力,所以她既是智慧女神,又是女战神。但她与战神阿瑞斯不同,她代表了战争的智慧与计谋。在特洛伊战场上,雅典娜曾经将草包战神及其情人爱神打得屁滚尿流。

雅典娜是希腊城市雅典的庇护神。传说,希腊人在爱琴海边新建了一座城。雅典娜和海神波塞冬都想成为这座城的庇护神,互不相让。宙斯裁定,每个人给这座城市送一件礼物。谁的礼物被选中,该城就归属谁。波塞冬的礼物是象征战争利器的战马,而雅典娜的礼物是象征和平的橄榄枝。雅典人选中了和平而不是战争,于是雅典娜就成为了雅典的庇护神。

希腊城市雅典(Athens)的名字就来自雅典娜的名字Athena。另外,表示“图书馆”的单词athenaeum也来自雅典娜的名字。

Athena: [ə'θi:nə]n.雅典娜

Athens: ['æθɪnz] n.雅典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Athens 词源,Athens 含义。

oracle(神谕):德尔惠的神谕

古希腊人有求神谕(Oracle)的习俗。神谕是一种占卜形式,经过某个中介者,传达神明的意旨,对未来做出预言,回答询问。在古希腊,最著名的神谕是德尔斐神谕。德尔斐(Delphi)是古代所有希腊城邦的共同圣地,供奉着德尔斐的阿波罗。古希腊人认为,德尔菲是地球的中心,是“地球的肚脐”。在求神谕时需要向神庙供奉大量礼物。神庙里负责传达神谕的是称为“皮提亚”(Pythia)的女祭司,由年轻女孩或老妇担任,坐在一张三角架上。三脚架横跨在一道产生天然气的裂缝上。

史载,西亚的里底亚王不知道该不该和波斯帝国作战,于是便来到德尔菲求讨神谕。神谕说,一旦交战,一个大帝国将会灭亡。里底亚王以为神谕说的大帝国是波斯,大喜之下于是下令大军出征,结果却遭到惨败。里底亚王愤怒地又一次来到德尔菲,责问祭司为什么要骗他,祭司回答说:“神谕所说的大帝国,正是您的国家。”

大名鼎鼎的IT公司甲骨文公司的英文名就是“Oracle”。中文之所以翻译为为“甲骨文”,乃是中国古代使用甲骨来占卜,从而获得神谕。

oracle:['ɒrək(ə)l] n.神谕,预言

board(膳食、董事会):功能多用的木板

英语单词board的本意是“木板”。由于木板可以用于多种用途,所以单词board也从“木板”衍生出多种不同含义。

古代西方人吃饭时的餐桌最初就是一块长木板,所以board一词衍生出“膳食”的含义。开会的会议桌最初也是一块长木板,所以board一词又衍生出“董事会”的含义。最早的船都是木板做的,所以board可以表示船上的甲板,从而衍生出aboard、onboard等单词,表示“在船上”。火车、飞机等其他交通工具普及后,又可以用来表示“在火车上、在飞机上”。

board:[bɔːd] n.木板,膳食,董事会,甲板vt.上(船、火车、飞机)、提供膳宿vi.寄宿

boarding:['bɔːdɪŋ] adj.寄宿的,供膳的

onboard:adv.在船上,在飞机上adj.随车携带的,机载的

aboard:adv.在船上,在火车上,在飞机上prep.在……上

古代在board上吃饭,所以board含有膳食的意思。

trophy(奖品):古希腊罗马人打胜仗后立下的纪念物

古希腊军队在战场上打了胜仗后,会在战场上找棵树或立个大树桩,把缴获的战利品如武器、盔甲等挂在上面,做成人形,再把这次取胜事迹刻在树上。如果在海战中获胜,就把缴获的敌舰拖到沙滩上留作纪念。这个纪念物是献给神明的,毁掉的话就是亵渎神灵。

到了古罗马时期,古罗马人也沿袭了古希腊人的这种做法,不过略有不同。古罗马人在战场上取胜,不是在战场上树立纪念物,而是回到罗马建,通常是一个柱子,上面雕刻铭文,如有名的图拉真纪念柱。有时候是两根柱子,上面再加一个拱门,这就是所谓的“凯旋门”。

这种胜利纪念物在希腊语中称为tropaion,拉丁语中叫做tropaeum。它就是英语单词trophy的词源。它的本意并不是“战利品”,而是用战利品装饰的纪念品,是献给神的。不过后来,人们在战场上取胜后,往往把战利品搬回家,留给自己做纪念品了。所以trophy又可以用来表示“战利品”。在后来的竞技比赛中,给优胜者颁发的奖品也被称作trophy,因为它相当于作战获得的战利品,并且还可以带回家作为纪念。

trophy: ['trəʊfɪ] n.奖品,战利品,纪念品vt.用战利品修饰

invest(投资):购买东印度公司股票的投资狂潮

17世纪初期,西方的英、法、荷等国纷纷向东半球开展殖民扩展,并设立多家“东印度公司”负责殖民地的经贸事务,实际上是西方列强侵略盘剥印度等地的工具。1602年,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成立。它采取了一种全新的企业组织形式——股份制,即通过向全社会融资来筹集资金。1609年,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股票交易所。当时,东印度公司成了国家的摇钱树,源源不断地从东方带来巨大财富。在海外财富的刺激下,成千上万的人把自己的积蓄投入给东印度公司,希望将来能获得丰厚的回报。甚至,阿姆斯特丹市市长的女仆也成了东印度公司的股东之一。正是在这种背景下,invest这个原本与金融毫无关系的单词衍生出了“投资”的含义。

英语单词invest来自investire,本意是“穿上正式的制服”,由in(进入)+vestire(衣服)构成,英语单词vest(背心,汗衫)就源自vestire。人们将手中的钱换成东印度公司股票时,就像是给财富换上了一件神奇的衣服,一件可以带来滚滚财源的衣服,所以人们用invest这个单词来比喻这种购买股票的投资行为,invest也就产生了“投资”的含义。有趣的是,股票交易所中的交易员都身穿马甲(in vest)。

invest[ɪn'vest] v.投资,投资于;覆盖,包围

investment:[ɪn'ves(t)m(ə)nt] n.投资,投入,封锁

vest: [vest]背心,汗衫,马甲vt.授予,使穿衣服vi.归属,穿衣服

boat(小船):掏空树干做成的小船

在古代,人们最初把树干的中部掏空,制作成小船,这种小船就是boat。英语单词boat与bite(咬)、bait(诱饵)、beetle(甲虫)的词源相同,都来自印欧词根bheid(分离、撕、咬)。所以在英语中,boat专指小船、艇,是用一节树干做成的船。

boat:[bəʊt] n.小船,小艇

Wednesday(星期三):北欧神话的主神奥丁

在北欧神话中,奥丁(Odin,古英语为Woden)是阿萨神族的至高神,是诸神之父,世界的统治者。他曾以一人之力冒险闯入冥界,为人类取得古文字,从而拥有大量知识,并因此而失去一只眼睛。

在北欧神话中,奥丁身形高大,身披金甲,骑八足神马,手持名枪“冈尼尔” (Gungnir),居住在“英灵殿”(Valhalla,瓦尔哈拉)中。据说凡是在战争中英勇战死的武士,死后都能进入英灵殿,共同迎接“诸神的黄昏” 中最后的决战。因此北欧武士在战场上都视死如归,以死后能进入英灵殿为荣。

英语中的星期三就是以主神奥丁命名的,英语单词Wednesday来自古英语单词wodnesdaeg,字面意思就是Woden’s day(奥丁之日)。

Wednesday:['wenzdeɪ; -dɪ]n.星期三

oracular(玄妙深奥的):古希腊模拟两可的神谕

古希腊人有求神谕(Oracle)的习俗。神谕是一种占卜形式,经过某个中介者,传达神明的意旨,对未来做出预言,回答询问。

大名鼎鼎的IT公司甲骨文公司的英文名就是“Oracle”。中文之所以翻译为为“甲骨文”,乃是中国古代使用甲骨来占卜,从而获得神谕。

神谕的一大特点是模拟两可、玄妙晦涩,可以朝多个方向解读,得出不同甚至相反推论。因此,从oracle一词衍生出形容词oracular,表示“玄妙深奥的”。

oracle:['ɒrək(ə)l]n.神谕,预言

oracular:[ɒ'rækjʊlə] adj.神谕的,玄妙深奥的,意义模糊的

armadillo(犰狳):披盔甲的小动物

英语单词armadillo(犰狳,穿山甲)来自西班牙语,是armado的指小形式,而后者来自拉丁语armatus,是动词armare(武装、穿盔 甲)的过去分词形式,所以armadillo的字面意思就是“披盔甲的小动物”。犰狳之所以得此名,是因为它身上披有坚硬的片状鳞甲,看起来就像是披了盔 甲一样。它的中文名称“穿山甲”也反映了它的这一特点。

armadillo:['ɑrmə'dɪlo] n.犰狳,穿山甲

insect(昆虫):身体一节节切开的虫子    

古代西方看到蚂蚁、甲虫等昆虫大多数都有一个共同特点,身体都是一节一节的,因此以为昆虫都是这样的。英语单词insect(昆虫)和entomology(昆虫学)都反映了古代人的这种观念。insect来自拉丁语insectum,本意是“cut up”(切断)。entomology来自希腊语entomos,本意也是“cut up”(切断)。

  insect:['ɪnsekt] n.昆虫

  entomology:[ˌentə'mɒlədʒi] n.昆虫学

ishmael(弃儿):圣经中被遗弃的以实玛利

《圣经·创世纪》记载,亚伯拉罕(Abraham)的妻子撒拉没有生育,便将自己的侍女夏甲送给丈夫亚伯拉罕作妾,生育了一个儿子,起名叫“以实玛利”(Ishmael),就是“神听见”的意思,因为“耶和华听见了我的苦情”。14年以后,撒拉也生下了自己的儿子以撒。孩子断奶时,撒拉发现以实玛利戏笑以撒,因此她怂恿亚伯拉罕赶走夏甲和她的儿子。亚伯拉罕烦躁不安,但由于以撒是神应许的,而以实玛利不是,所以神命令他照办。次日清早,亚伯拉罕给了饼和一皮袋水给夏甲和以实玛利,打发他们离开。夏甲打算回到埃及,却在途中别是巴的旷野迷路,皮袋的水用尽了,她把以实玛利撇在小树底下,自己离开有一箭之远的距离,天使来援救他们,使她看见一口水井。她后来就居住在巴兰的旷野。以实玛利有12个孩子,做了十二个族的族长。根据圣经对以实玛利子孙居住地的描述,以及古兰经的描述,人们认为以实玛利是阿拉伯人的祖先。

由于以实玛利被亚伯拉罕遗弃,因此他的名字Ishmael就成了“弃儿”的代名词。

ishmael:['iʃmεəl]n.被遗弃的人,社会公敌,以实玛利

badge(徽章):中世纪骑士的家族标识

英语单词badge(徽章)本意是骑士的家族标识,最早出现于中世纪骑士比武大会。在比武时,骑士全身上下都被铠甲包裹。为了表示自己的身份,骑士往往在自己的盾牌上装饰上不同的图案。所以现在的徽章,如国徽、队徽往往都设计为盾形。与西方相比,中国的家徽文化不发达,这可能与中西方的文字差异有关。西方文字通常是拼音文字,因此不如图案那么鲜明形象,而中国的汉字是象形文字,本身就适合作为图案来使用。因此中国古代将军领军打仗时,旗帜上往往使用自己的姓氏来标明身份。

跟badge拼写很接近的一个单词是badger(獾)。据说獾之所以被称为badger,是因为它的前额上有醒目的白色条纹,就像是一个徽章。

badge: [bædʒ] n.徽章,纹章,标识

badger: ['bædʒə] n.獾

quixotic(不切实际的):塞万提斯名著《堂吉坷德》的男主角

堂吉坷德是17世纪伟大的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代表作《堂吉诃德》中的人物。他是一个迷恋骑士小说的小乡绅。在骑士已经绝迹100多年后的年代,把自己幻想为中世纪的一名骑士,雇佣了附近一名农民做随从,披甲持盾,肩扛一柄生锈长枪,骑着一匹瘦弱的老马,出门行侠仗义,做出种种与时代相悖,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如把风车当成巨人,要与它决斗;把一群罪犯当成受压迫的绅士,杀散了衙役解救了他们,结果反而被他们一顿暴揍。因此,在英语中,人们就用堂吉诃德的名字来表示与脱离现实的幻想家,从他的名字Quixote(吉诃德)中衍生出形容词quixotic,表示不切实际的。

quixotic: [kwɪk'sɒtɪk] adj.不切实际的,幻想家的,堂吉诃德式的

amok(杀人狂的):在癫狂状态下胡乱杀人的马来人

英语单词amok源自马来语amuk,指人在精神恍惚的状态下疯狂屠杀陌生人,即所谓的“杀人狂”。16世纪时,荷兰殖民者到达马六甲等地时,就发现当地时有这种在大街上胡乱杀人的现象,并将当地人对这种现象的称呼(amuk)翻译为荷兰语amouco或amuco,并记载在文献中。18世纪,英国航海家库克船长在马来西亚小岛上也发现了这种现象,并在自己的航海日志中予以记载。从此后,根据马来语amuk的发音产生了英语单词amok或amuck,最初用来表示“在癫狂状态下胡乱杀人的马来人”,因为早期荷兰和英国殖民者的记载使很多人认为这种现象只发生在马来西亚。后来,为了避免种族歧视,该词与马来人之间的联系逐渐淡化,并且常用于固定搭配run amok。

amok:[ə'mɒk] adj. adv.杀人狂的,狂乱的

run amok:乱砍乱杀,胡作非为

berserk(狂暴的):北欧神话中的“熊皮战士”

在北欧神话中,有一种特别凶猛的战士,北欧语称作berserkr,由ber(bear,熊)+serkr(shirt,衬衫)构成,字面意思是“身披熊皮的人”。传说这些战士受到主神奥丁的庇佑,拥有熊的力量,出战前往往会饮用烈酒或致幻蘑菇,上战场后陷入极端兴奋的忘我状态,没有恐惧、疼痛之感,身上仅穿轻铠甲甚至赤裸上身,疯狂杀敌至力竭而亡。

英语单词berserk(狂暴的)和berserker(狂暴战士)就是从北欧语berserkr产生的。

berserk:[bə'zɜːk; -s-] adj.狂暴的,狂怒的adv.狂暴地,狂怒地

berserker: [bə'sɜːkə] n.狂暴战士adj.狂暴的

cavalier:骑士

发音释义:[,kævə'lɪə] n.骑士;武士;绅士;有骑士精神的男人;男伴adj.勇敢的;傲慢的;漫不经心的

结构分析:cavalier = cavali(马)+er(的人)→骑马的人→骑士

词源解释:cavali←通俗拉丁语caballus(马)

同源词:chevalier(骑士);cavalry(骑兵、骑兵部队)

单词knight、cavalier、chevalier、cavalry都含有“骑士”的含义,区别在于:knight来自古英语,表示“骑士”这种贵族身份,不是随便找匹马骑上去就是knight。chevalier和knight差不多,都表示贵族身份。但chevalier来自法语,所以指的是法国的“骑士”。cavalier来自意大利,不是贵族身份,仅仅表示骑兵、骑手,后来才衍生出“绅士”、“有骑士精神的男人”之意,但并非贵族身份或荣誉称号。cavalry则完全是固守本意,仅仅表示骑兵、骑兵部队这种兵种,骑兵兵种消亡后表示装甲兵种。

cavalry:骑兵部队

发音释义:['kævlri] n.骑兵部队;装甲部队

结构分析:cavalry = caval(马)+ry(名词后缀,表集合)→骑兵部队

词源解释:caval←通俗拉丁语caballus(马)

同源词:cavalier(骑士);chevalier(骑士)

carapace:甲壳

发音释义:['kærəpeɪs] n.(蟹或龟等的)甲壳

词源解释:carapace←法语carapace(乌龟的壳)←西班牙语carapacho或葡萄牙语carapaça

助记窍门:carapace = car(小车)+a+pace(步)→一步一步走的小车→乌龟→乌龟壳

brace:支撑物、固定物

发音释义:[breɪs] n.支撑物;固定物;牙套;钳子;大括号vt.使固定;加强;支撑;振奋

词源解释:brace出现于14世纪早期,本意是防护胳臂的盔甲片或用于捆扎的皮带,源自古法语brace或braz(胳臂或一臂之长)。作动词时表示用胳臂的动作,如支撑、抓握,后来词义逐渐集中于“使其固定”、“使其能经受住冲击”,并影响了其名词的含义。

衍生词:embrace(拥抱←进入双臂内);bracelet(手镯←胳臂上的小物品);bracer(护腕、护肘);brassiere(胸罩);bracing(令人振奋的、背带、支柱)

助记窍门:brace→bra(胸罩)→支撑物、固定物

bedeck:装饰

发音释义:[bɪ'dek] vt. 装饰、修饰

结构分析:bedeck = be(前缀,去)+deck(装饰)→装饰

词源解释:deck←中古荷兰语dekken(覆盖)

同源词:deck(甲板、装甲板、装饰)

单词deck的本意是cover(覆盖),引申为“装饰”,因为所谓装饰就是把装饰品“覆盖”在待装饰的东西上。给船装甲板也是一种“装饰”,也可以称为deck,所以deck还可以表示“装甲板”,后来又演变为名词“deck”(甲板)。现在很多人光记得deck的“甲板”之意,淡忘了deck的本意“覆盖、装饰”。但在由deck构成的单词bedeck中我们还能发现它的本意“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