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volcano(火山):罗马神话中的火及锻造之神伏尔甘

罗马神话中火及锻造之神伏尔甘(Vulcan)相貌丑陋且又瘸腿,但心地善良并且心灵手巧,为很多天神打造了精巧的武器及其他机具。他的老婆就是大名鼎鼎的爱与美神维纳斯。但他们的婚姻是朱庇特包办的,维纳斯根本瞧不上这个瘸腿丑八怪,与英俊潇洒的战神勾搭上了,还生下了私生子小爱神丘比特。伏尔甘惹不起强大的情敌,只好躲在地底下打铁。火山传说就是他的打铁铺,一旦看到火山又开始冒烟冒火了,那就是伏尔甘在下面开工了。

从伏尔甘的名字Vulcan产生了volcano(火山)等单词。

Vulcan:['vʌlkən] n.伏尔甘,火及锻造之神。

volcano:[vɒl'keɪnəʊ]n.火山。

volcanic:[vɒl'kænɪk]adj.火山的,猛烈的,容易突然发作的n.火山岩

vulcanian:[vʌl'keniən] adj.火山的,金工的

vulcanize:['vʌlkənaɪz]vt.硫化,硬化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volcano 词源,volcano 含义。

juvenile(青少年):罗马神话中的青春女神尤文图斯

尤文图斯(Juventas)是罗马神话中的青春女神,是神王朱庇特和天后朱诺所生的女儿,相对应于希腊神话中宙斯和赫拉的女儿赫柏(Hebe)。尤文图斯掌管青春,拥有少女般的青春和活力,她的双耳壶中盛有的长生不老酒拥有恢复老年人 青春美貌的神力。她是诸神的斟酒官,在奥林匹斯圣山的神宴上侍候诸神,专门给他们斟酒。当凡人英雄升天成仙时,第一个出来迎接的就是青春女神。她为他们奉上神酒,使他们立刻恢复青春年少并长生不老。

尤文图斯还是青少年的守护神,所有罗马少年在即将成年之时都要前往神庙中祈求尤文图斯的庇佑。尤文图斯后来嫁给了升天成仙的大英雄赫拉克勒斯,斟酒的工作交给了特洛伊王子甘尼美提斯(Ganymede)。

在文艺作品中,尤文图斯经常与一只大鹰在一起玩耍,这只大鹰其实就是朱庇特的化身。

1896年,意大利都灵市的一些中学生成立了一支足球俱乐部,起名就叫做“尤文图斯”,寓意像青春女神那样永远蓬勃向上,充满年轻活力。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尤文图斯队的队名的由来。可惜尤文图斯队球风沉闷保守,人们便赠了一个与其队名意思截然相反的绰号“老妇人”。

英语单词“young”(年轻的)、junior(年少的)和词根juven(年轻)都来自青春女神尤文图斯的名字Juventus。

young: [jʌŋ] n.年轻人adj.年轻的

youth:[juːθ] n.青年,青春

junior:adj.年少的,后进的,下级的,资格浅的n.年少者,晚辈,地位较低者,三年级生

juvenile: ['dʒuːvənaɪl]n.青少年adj.青少年的,幼稚的

rejuvenate: [rɪ'dʒuːvəneɪt] vi.复原,变年轻vt.使变年轻

rejuvenation: [rɪ,dʒʊvə'neiʃən]n.返老还童

rejuvenescent:[rɪ,dʒʊvɪ'nɛsənt]adj.返老还童的

oracle(神谕):德尔惠的神谕

古希腊人有求神谕(Oracle)的习俗。神谕是一种占卜形式,经过某个中介者,传达神明的意旨,对未来做出预言,回答询问。在古希腊,最著名的神谕是德尔斐神谕。德尔斐(Delphi)是古代所有希腊城邦的共同圣地,供奉着德尔斐的阿波罗。古希腊人认为,德尔菲是地球的中心,是“地球的肚脐”。在求神谕时需要向神庙供奉大量礼物。神庙里负责传达神谕的是称为“皮提亚”(Pythia)的女祭司,由年轻女孩或老妇担任,坐在一张三角架上。三脚架横跨在一道产生天然气的裂缝上。

史载,西亚的里底亚王不知道该不该和波斯帝国作战,于是便来到德尔菲求讨神谕。神谕说,一旦交战,一个大帝国将会灭亡。里底亚王以为神谕说的大帝国是波斯,大喜之下于是下令大军出征,结果却遭到惨败。里底亚王愤怒地又一次来到德尔菲,责问祭司为什么要骗他,祭司回答说:“神谕所说的大帝国,正是您的国家。”

大名鼎鼎的IT公司甲骨文公司的英文名就是“Oracle”。中文之所以翻译为为“甲骨文”,乃是中国古代使用甲骨来占卜,从而获得神谕。

oracle:['ɒrək(ə)l] n.神谕,预言

milestone(里程碑):古罗马的千步一碑

罗马帝国的第一代皇帝奥古斯都(Augustus)在古罗马广场(Roman Forum)树立了一块中央石碑,将其作为世界的中心,以此为起点每隔千步置一石碑,碑面刻有皇帝的大名,并标明到某地的距离。罗马的“千步”距离在拉丁语是mille passus,合写为milliarium,大约等于1.48公里。因为这些石碑代表了milliarium的距离,所以被也被称为milliarium,中文译为“里程碑”。在古罗马广场中央里的那块石碑则被称为“Milliarium Aureum”(金色里程碑),是古罗马广场的著名景点之一。

英语单词mile(英里)就源自拉丁文mille(一千),所以这种里程碑在英语中就被翻译为milestone,由mile和stone二词复合而成。

milestone:n.里程碑,划时代的事件。

farmer(农民):耕种土地,每年支付地租的人

英语单词farm来自拉丁语firma,意思是不变的付款,即每年固定的租金或税收的付款。  英格兰早期的农民没有自己的土地。他们租赁领主的农田,每年要缴纳一笔固定的地租,这笔地租就是farm。到了16世纪,farm逐渐从表示农田的租金转为表示农田本身。

同样,单词farmer原来表示替领主去收租金(farm)的人,后来逐渐变为“在农场上劳动的人”,即“农民”。在欧美一些国家,农民的地位日益提高,很多农民已经拥有自己的农场,通常被称为“农场主”,但在英语中还是使用farmer这个单词来称呼他们。大名鼎鼎美国国父华盛顿在参加独立革命之前就是一个farmer,只不过他并不干农活,都是他下面的黑奴在帮他干活。

farm:[fɑːm] n.农田,农场v.种田,务农,种植,养殖

farmer:['fɑːmə] n.农民,农场主

assassin(刺客):中世纪时著名穆斯林暗杀组织阿萨辛

中世纪时期,在阿富汗至叙利亚山区,活跃着一个穆斯林异端教派阿萨辛(Hashshashin),由穆斯林右边极端分子组成,以其暗杀活动闻名于世。欧洲的十字军就曾经深受其害。该组织的创始人为突厥籍的波斯人哈桑·萨巴赫,即大名鼎鼎的“山中老人”,在金庸的《倚天屠龙记》中就曾提到这位“山中老人”。《马可波罗游记》也曾对“山中老人”及阿萨辛有详细描述。

据记载,山中老人为了培养刺客,在一个隐秘的峡谷中斥巨资修建了一个“极乐园”。园子里长满奇珍异果,修建有富丽堂皇的楼台亭阁,里面住着精通音律的妙龄少女,随处都有美酒、蜜糖。山中老人平时在训练时,会不时向受训者讨论伊斯兰先知所提到的“极乐园”。然后在特定日子,让受训者吸食一种特殊的毒品。趁他们昏迷之际,将其移入极乐园。受训者苏醒后,就会以为自己真的身处传说中的极乐园。受训者在极乐园中尽情享乐几日后,又会被再次麻醉,移出极乐园。从此以后,受训者会心甘情愿供山中老人驱使,以求死后长住极乐园。

山中老人让受训者吸食的毒品在阿拉伯语中叫做hashish,所以该组织被称为Hashshashin,本意是“吸食hashish的人”。英语单词assassin就是由阿拉伯语Hashshashin演变而来的。

assassin:[ə'sæsɪn]n.刺客,暗杀者

assassinate:[ə'sæsɪneɪt] vt.暗杀,行刺

assassination:[əˌsæsɪˈneɪʃn] n.暗杀,行刺

oracular(玄妙深奥的):古希腊模拟两可的神谕

古希腊人有求神谕(Oracle)的习俗。神谕是一种占卜形式,经过某个中介者,传达神明的意旨,对未来做出预言,回答询问。

大名鼎鼎的IT公司甲骨文公司的英文名就是“Oracle”。中文之所以翻译为为“甲骨文”,乃是中国古代使用甲骨来占卜,从而获得神谕。

神谕的一大特点是模拟两可、玄妙晦涩,可以朝多个方向解读,得出不同甚至相反推论。因此,从oracle一词衍生出形容词oracular,表示“玄妙深奥的”。

oracle:['ɒrək(ə)l]n.神谕,预言

oracular:[ɒ'rækjʊlə] adj.神谕的,玄妙深奥的,意义模糊的

Saturday(星期六):罗马神话中的农神萨杜恩

星期六 Saturday 的字面意思是:Saturn's day 或 day of Saturn,意思是“农神节、纪念农神的节日”。

萨杜恩 Saturn 是罗马神话中的农业之神,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克洛诺斯,罗马神话中的朱庇特(Jupiter)就是他的儿子,后来他的这位儿子造反,推翻了他的统治,成为了新一代的天界霸主、众神之王,于是天文学家将最大的一颗行星冠以其名,这颗最大的行星就是木星(Jupiter),土星(Saturn)紧挨着木星,从神明上讲老爹挨在儿子身旁,完全符合逻辑。据说萨杜恩在被朱庇特推翻后逃到了拉丁姆,并教会了那里的人民耕种土地;这就是罗马农业的由来。

每年12月17日古罗马人都要举行农神节(Saturnalia),纵情狂欢,农神节是古罗马的一个大型的祭祀活动,相当于中国的庙会,纪念农神、向农神祈福,保佑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在古罗马,农神节可以说是一年中最欢快的节日。在农神节期间,一切工作与商业交易都暂停了,而奴隶也被给与短暂的自由做他们想做的事情。而一些传统的道德规范也被放宽,人们也可以自由的交换节日礼物。

除此以外,古罗马人还以农神的大名来命名一星期的最后一天,拉丁文作 Saturni dies “Saturn's day”,意即“day of Saturn”,以示对农神的纪念和敬意,英语Saturday(星期六)即由此借译而来,在古英语原作Saeterdaeg。

Saturday:['sætədɪ] n. 星期六

Saturn:['sætən] n. 萨杜恩(农业之神,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克洛诺斯);土星(太阳系第六行星)

bogus(伪造的):擅长开空头支票的意大利骗子鲍格才

英语单词bogus表示“伪造的东西”,在19世纪开始出现在美国新闻报纸上。没有人知道这个词的确切来源。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的一份新闻报刊认为,该词是从意大利臭名昭著的骗子鲍格才(Borghese)的名字演变而来的。他行骗有术,手段高明,擅长开空头支票,到银行或商店里去兑换现金,然后赶紧离开。Borghese由于开了一大把不值分文的支票、汇票和其他票据而在整个南部和西部出了名。从他的大名Borghese也就逐渐成了“冒牌的”或“伪造的”的同义词,后来拼写形式缩写为bogus。

bogus:['bəʊgəs] adj.伪造的,假的n.伪钞,假币

scrooge(吝啬鬼):狄更斯的名著《圣诞颂歌》中的吝啬鬼

斯克鲁奇(Scrooge)是著名作家狄更斯的《圣诞颂歌》中的主人公,他原本是一个自私透顶的吝啬鬼,连乞丐都不愿意向他讨钱。在圣诞节前夕,他的一个同事Jacob化作鬼魂来看望他。Jacob警告他,如果他还像以前那样自私的话,他的来生将不得好报。但斯克鲁奇只把他当做耳边风。随后,代表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三个鬼魂前来拜访他,向他展示了一个人只顾金钱,缺乏人性的悲惨下场,从而唤醒了他的人性。于是,在鬼魂拜访后的第二天,斯克鲁奇变成了一个慷慨大方的好人,并第一次感到了真正的快乐。

《圣诞颂歌》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在它出版之前,圣诞节并不为许多英国人所知道。该书在圣诞节前几天出版,很快就被抢购一空。书中的一些情节都成了圣诞节的约定风俗,如交换圣诞礼物,甚至“圣诞快乐”(merry Christmas)的说法也是由此而流行的。书中故事曾被多次搬上银幕,著名喜剧演员金凯瑞曾经扮演过大名鼎鼎的吝啬鬼斯克鲁奇。后来,人们就用斯克鲁奇的名字scrooge来表示吝啬鬼或守财奴。

scrooge:['skru:dʒ] n.吝啬鬼,守财奴

bowdlerize(删改):删改净化文学名著的鲍德勒

英语单词bowdlerize(删改)源自英国人托马斯·鲍德勒(Thomas Bowdler)。他本是一名医生和慈善家,但让他载入史册的却是他对一些文学名著的删改净化,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莎士比亚戏剧集》。由于担心《莎士比亚戏剧集》中的一些不雅词汇对儿童产生不良影响,他投入大量时间,对其进行了删改和净化,保留了其中的精华,而将一些他认为粗俗的语句进行了删改,从而推出了家庭版的《莎士比亚戏剧集》。这样,在客厅中为全家朗读莎士比亚的著名戏剧时,就不至于因为某些不雅语句而引发尴尬了。

Bowdler对文学名著的删改行为,众人褒贬不一。有人鼓掌叫好,也有人讽刺是对名著的阉割。不管怎样,Bowdler的举动引发了人们对出版内容对儿童的影响的思考,最终引发了政府的出版审查制度(censorship)。Bowdler本人的名字也因此载入史册,从中诞生了bowdlerize(删改)、bowdlerism(任意删改)等英语单词。

bowdlerize:['baʊdləraɪz] vt.删改,净化,删改不雅语句

bowdlerism:['baʊdlərɪzəm] n.为净化而删改的做法

Quisling(卖国贼):投敌叛国的挪威总理吉斯林

维德孔·吉斯林(Vidkun Quisling)是二战前挪威的著名军人和政客,曾担任挪威国防部长。后来他退出内阁并于1933年组建法西斯民族统一党,担任党首。吉斯林赞同纳粹思想,曾与希特勒晤谈。1940年德国进攻丹麦与挪威,吉斯林充当德军的开路先锋,挪威被德军攻占之后出任挪威傀儡政权的总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吉斯林于1945年5月9日被捕,在审判后被以叛国罪的罪名枪决。由于他可耻的叛国行为,他的大名也就成了“卖国贼”、“内奸”的代名词。后来,从quisling一词还逆生出动词quisle(当卖国贼)。

quisling: ['kwzl] n.卖国贼,内奸

quisle:['kwizl] vi.叛国,当卖国贼

bogus:伪造的

发音释义:['bəʊgəs] adj.假的;伪造的n.假钞;伪币

词源解释:英语单词bogus是地道美语,19世纪开始出现在美国新闻报纸上。没有人知道这个词的确切来源。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的一份新闻报刊认为,该词是从意大利臭名昭著的骗子鲍格才(Borghese)的名字演变而来的。他行骗有术,手段高明,擅长开空头支票,到银行或商店里去兑换现金,然后赶紧离开。Borghese由于开了一大把不值分文的支票、汇票和其他票据而在整个南部和西部出了名。从他的大名Borghese也就逐渐成了“冒牌的”或“伪造的”的同义词,后来拼写形式缩写为bogus。

还有一种说法提供了另一种来源。1827年5月俄亥俄州佩恩斯维尔市警察破获了一起伪币案。在捉拿罪犯的现场一大群人围观一台制造伪币的机器。这台造币机样子奇特,人群中有个人说它就像个bogus。翌日,当地报纸报道此事竟然用了bogus-词,称制造伪币的机器为bogus。随后有人把伪币叫做bogus money或简称之为bogus。天长日久,大凡假的或伪造的东西人们均以bogus来表示。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用过该词,使之得以推广。

助记窍门:bogus→博格斯→美国NBA历史上个头最矮的球员,身高才1.60米→“假冒”的NBA运动员→假冒的、伪造的

sadism:(性)施虐狂

sadism和sad之间设有任何联系。sad来自盎格鲁撒克逊词saed,原意为“吃饱的”,今义为“悲哀的”;而sadism则来自人名,意指“(性)施虐狂”。

  法国有个色情文学作家叫de Sade侯爵(1740 - 1814),他一生中因多次对妇女施以变态的性虐待行为而遭监禁。他的作品也因充斥此类描写,而遭法院明令查禁,但在19世纪初仍然广泛流传(当然不是公开的),特别是在作家和艺术家中间。sadism 一词即由此人大名而来,但却是借自法语sadisme。由sadism掘生的sadist和sadistic分别表示“(性)施虐狂者”和“(性)施虐狂的”。与sadism相对的词是masochism(性受虐狂)。

quisling:卖国贼,内奸

源自挪威政客、挪威法西斯党党魁Vidkun Quisling(奎斯林1887 - 1945)的姓氏。1931 - 1933年Quisling任挪威国防部长,曾因镇压水力发电厂工人的罢工运动而声名狼藉。1933年他辞去政府职务,建立法西斯民族统一党,主张取缔共产主义和工联主义。1939年他与希特勒会晤,竭力怂恿德国占领挪威。 1940年协助德国侵占了挪威.1942年充当傀儡政府总理,1945年法西斯德国在挪威的统治瓦解后以叛国罪及其它罪行被处决。由于他可耻的叛国行为,他的大名Quisling在德国侵入他的国家6天后,即1940年4月15日,就被作为“内奸”、“卖国贼”的代名词出现在伦敦的《泰晤士报》上。有一篇文章评论说,瑞典应警惕在国内可能存在Quisling式的内奸。从那时起Quisling就进人英语之中,并且很快地成为一个普通名词,首字母也由大写变为小写母该词之所以如此迅速地被英语所吸收,正如1940年4月《泰晤士报》指出的,很可能是该词本身就带有贬抑含义。英语中有若干个首字母为q的词,如questIonable(靠不佳的),queru-Lous(抱怨的),quavering(颤抖的),quivering(颤抖的),quibbling(含糊其词的),quagmire(泥潭,困境),qualm(疑惧),quackery(江湖骗术),queasy(令人作呕的)等均为贬义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quisling 一词在英国使用得十分广泛,像当时的英国首相丘吉尔、英国小说家和新闻记者奥威尔(George Orwell,1903 - 1950)、英国作家威尔斯(H.G.Wells,1866 - 1946)等卓绝人物都在其战时作品中用过该词。它常常被用作形容词,如quisling intellectuats(卖国知识分子),quisling government(卖国政府),quisling newspapers(卖国报纸)等。嗣后,从quisling 一词还逆生出动词quisle(当卖国贼),派生出quislingism(卖国,通敌)。

pants:裤子,衬裤   

该词在美国口语中指“长裤”,而在英国英语中则指“衬裤”或“内裤”。它源自公元4世纪意大利一位圣徒Pantaleone(潘塔莱奥内)的大名。Pantaleone是个医生,信仰基督教。他为穷人看病,从不收费。公元305年他被罗马人判处死刑,据传行刑人砍了六次才把他的头砍了下来。按字面解释,他的名字中的leone相当于英语lion(狮子),Pantaleone列含有ail lion(勇武)之意。嗣后,Pantaleone被威尼斯人尊奉为医生的保护神和威尼斯城的守护神,Pantaleone 一词最后还逐渐成了威尼斯人的绰号。16世纪意大利即兴喜剧中有一瘦削愚蠢的老威尼斯商人Pantaloon(亦作Pantalone)也是得名于Pantaleone的。这位傻老头每次登场总是身穿一条式样独特的紧身马裤,模样滑稽,令人捧腹,是个特别讨人喜欢的角色。初时,Pantaloon仅被用来喻指喜剧丑角。但没过多久,丑角穿的长裤人们索性也称之为Pantaloons了。17世纪初期pantaloons进入英语之后,被缩略为pants,泛指“裤子”。此后,pants在美国口语中使用日渐广泛,并逐渐取代了trousers一词,其指小形式panties则被用来指“(妇女穿的)短衬裤”。

  

pander:拉皮条者

该词源出希腊传说里一位英雄Pandarus的大名。在荷马史诗《伊利亚特》(Iliad)中,希腊人围攻特洛伊城时他率领利西亚( Lycian)军队与特洛伊人协同作战。由于他用暗箭射伤了斯巴达国王墨涅拉俄斯(Menelaus),破坏了特洛伊和希腊人之间的停战协定,最后被狄俄墨得斯( Diomedes)所杀。可是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薄伽丘( Boccaccio,1313 - 1375)所写的关于特洛伊王子特洛伊罗斯(Troilus)和希腊祭司的女儿克雷西达( Cressida)的爱情故事中,Pandarus却是情人间的牵线人。以后在英国诗人乔叟的笔下,Pandarus也以同一身分在这个爱情故事中出现。17世纪初,莎士比亚的戏剧《特洛伊罗斯与克雷西达》问世后,Pandarus的大名开始被用以喻指“拉皮条者”、“诱人做坏事者”,在该剧中被拼作pandar。嗣后因受后缀-er的影响词形变为pander,并还可作动词用,表示“拉皮条”、“怂恿”、“勾引”等义。

October:十月   

该词源自意为“八”的拉丁文octo。在罗马人采用新历法之前,October原指J日历8月,以后才改指10月。罗马将领杰马尼库斯·恺撤(Germanicus Caesar,15BC - 19)一直想用自己的大名来给该月命名,但终未实现。最初英国人把10月叫做Win-Monath‘wine-month’,ap酿酒之月”之意。

lounge:懒洋洋地倚靠(或躺、坐、站),休息室

lounge 一词很可能源自Longinus。据传,Longinus乃古罗马军团一个百人队队长( centurion)。耶稣被钉在十字架时,他用矛在其胸侧刺戳,以后皈依基督教,中世纪时被尊奉为圣徒。在中世纪神秘剧(mystery play)中Longinus,也作Longis,常被描绘成一个个子高大、举止粗鲁的懒汉,爱把身子斜靠在长矛上,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故而一直有人据此推断,意为“懒洋洋地倚靠(或躺、坐、站)”或“懒洋洋的姿势(或步子)"的lounge一词可能即源于此。但有些具有权威性的辞书却提出另一种解释,认为lounge是16世纪源自法语Longis‘drowsy laggard’(懒散的人),而longis则可能源出Longinus的大名。到了18世纪lounge开始被用作名词,意指“休息室”,显然此义是从前面的词义引申出来的。

July:七月   

为了纪念恺撤大帝(JuIius Caesar)古罗马统帅和政治领袖安东尼(Mark Aniony,82? - 30BC)以恺撒的大名Julius来命名7月,因为恺撒是这个月出生的。从纪元前44年,即恺撒遇刺的那年,这个月名就开始使用。在这以前古罗马人称这个月为Quintilis,意思是fifth month(第五个月)。7月的英语形式初作Julius或Julie,后作July。但是在借用该拉丁名称之前英语称7月为Moed-Monath (meadow-month),意即“草地月”,因为这时草地一片翠绿,牛羊四处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