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nival(狂欢节):基督教斋戒节前纵情狂欢的“谢肉节”
单词carnival来自拉丁文carne vale,等于英语中的“flesh, farewell!”(肉,再见!),所以其本意应译为“谢肉节”。根据基督教的教义,基督复活节前40天是封斋节。封斋节期间禁止食肉和娱乐。因此,在封斋节开始前三天,人们便抓紧时间开始纵情吃喝玩乐。一些主张宗教改革的人如新教徒便借此举办各种狂欢活动,挑战天主教的权威。久而久之,carnival倒成了一个盛大节日,而封斋节却逐渐被人遗忘。荷兰画家Pieter Bruegel的名画《狂欢者与斋戒者的斗争》(Fight Between Carnival an Lent)便反映了两教派之间的斗争。
carnival的前半部分是词根carn,表示“肉”。该词根衍生众多与“肉”有关的单词。
carnal:['kɑːn(ə)l] adj.肉体的,性欲的
carnival:['kɑːnɪv(ə)l] n.狂欢节,嘉年华,饮宴狂欢
carnivore: ['kɑːnɪvɔː] n.食肉动物,食虫植物。记:carni肉+vore吃
carnivorous:[kɑː'nɪv(ə)rəs] adj.食肉的,肉食性的
carcass: ['kɑrkəs] n.(人或动物的)尸体,残骸;(除脏去头备食用的)畜体
reincarnate: [,riːɪn'kɑːneɪt] vt.使转世化身adj.转世化身的。记:re再次+in进入+carn肉体+ate动词后缀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carnival 词源,carnival 含义。
Easter(复活节):庆祝黎明女神的节日
复活节是为了纪念耶稣被钉上十字架,3天后死而复活的基督教节日。它是基督教与古代 异教风俗的结合物。复活节(Easter)一词源于盎格鲁撒克逊民族神话中黎明女神的名字Eastre,本意是“黎明”,与表示“东方”的east同源。 古代英国人庆祝黎明女神的节日在春分左右,与基督教中庆祝耶稣复活的节日在时间上很接近。基督教传入英国后,教会就用用“复活节”来替代原来的黎明女神节 日,并沿用了原来的名字。因此在英语中复活节就被称为Easter。
历史学家根据《圣经》和先进以色列人逾越节的日期,推算出在春分日(3月21日)之后月满后的第一个星期天就是《圣经》中讲到耶稣复活的日子。由于每年的春分日都不固定,所以每年的复活节的具体日期也是不确定的。但节期大致在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间。
在英国,人们庆祝复活节的很多活动都源自以前庆祝黎明女神节日的传统做法,如著名的复活节彩蛋。
Easter: ['i:stə] n.复活节
Easter:复活节
来自PIE*aus, 光照,照耀,词源同aurora, aureate. 原为日耳曼春天女神,于春分举行庆祝仪式。因其庆祝日期以及其蕴含的意义恰好与耶稣复活相对应,最终该节日演变成复活节。
Lent:大斋期,四旬期
来自古英语Lenten,四旬期,复活节(Easter,原为春天女神)前的四十天,来自lencten,春天,词源同long,因春天白昼时间逐渐变长而得名。
Easter:(基督教)复活节
Easter在古英语原作Eastre。基督教传入英国以前,古代日耳曼民族黎明女神Eostre/Eastre受祭的节日就称Eastre。该词是从east ‘east’(东)派生的。由于纪念“耶稣复活”的节日和这个节日同在春分或春分后,所以在基督教传入英国后,Eastre即被传教士借用来指“复活节”,后来演变为Easter。
April:四月
4月是树木抽芽,春蕾绽放之月,富于幻想的古罗马人根据拉丁词aperire‘to open’(开放)造了Aprilis 一词,作为该月的月名。但另有一种更为可信的说法,认为Aprilis是以希腊神话中爱与美的女神Aphrodite(阿佛洛狄特)命名的。在恺撒大帝时代以前的罗马年,公历3月为第一个月,Aprilis则为第二个月,英语的4月月名April即源于此。早先英国人把4月叫做Easter-Monath (Easter-Month),即“复活节月”之意。
tide:潮水,潮流
英语中有句颜语 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 (岁月不待人。)语中的tide 与time意思几乎相同,都指“时间”。其实这是tide 的原始词义,在古英语就已见诸使用,如今已经废弃不用,但仍残留于一些复合词,如 eventide(黄昏),noontide(正午),Yuletide(=Yuletime,圣诞节),Christmastide (=Christmastime,圣诞节期),Eastertide(复活节周),Whitsuntide(=Whitsun,圣灵降临周)等,这些词或属诗歌语言,或为罕用书面语。tide的今义“潮水”始用于14世纪,是从“时间”一义引申的,这是因为潮涨潮落有定时的缘故。嗣后,tide又进而喻指“潮流”或“趋向”。
英语另一常用词tidy究其根源是从tide 一词派生的,由tide加后缀-y构成,故早在13世纪时是timely(及时的,适时的)的意思,直到18世纪才用以表示“整洁的”,“整齐的”,到了19世纪又被赋予“相当大的”或“相当好的”一义。
paschal:逾越节的,复活节的
来自拉丁语pascha,逾越节,复活节,来自希腊语pascha,逾越节,来自希伯来语pasah,经过,越过。该节日为犹太教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后拉丁语借用该词来指复活节。
Pentecost:五旬节,圣灵降临节
来自古英语Pentecosten,五旬节,复活节后五十天,来自拉丁语pentecoste,来自希腊语pentekoste,五十,来自PIE*penkwe-dkomt,五十,来自*penkwe,五,*dkomt,十,词源同December.
Lent:大斋节
开始于Ash Wednesday(2-3月间)到Easter复活节长40天的一个宗教节日。len部分同long,末尾字母t表示day,与拉丁词源单词diurnal [daɪ'ɜːn(ə)l] adj.白天的;每日的,n.日记账;日报和daily日常的等单词同源。lent在古英语中本意是long-days,因为北半球春天开始白天变长。
Florida:佛罗里达州
Florida这个名字最初是有西班牙人胡安·彭斯·德·里昂提出的。他于1512年复活节的那天乘船抵达了佛罗里达海岸,而那天又正好是周日。这样的日子在西班牙语里被叫做Pascua Florida,原本意为”开花的“。彭斯就以Florida来命名了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