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bush(埋伏):隐蔽在灌木丛中偷袭敌人
古代的日耳曼人以游牧和捕猎为生,是天生的猎人和战士,特别擅长在森林里伏击野兽或敌人。公元9年,多个日耳曼部落联合起来,在首领海尔曼(hermann)的率领下,在条顿堡森林设下天罗地网,与古罗马的三个精锐军团展开了一场惨烈的战斗。擅长在平原上排成方阵作战的罗马士兵在地形狭窄的森林里战斗力大受影响,三个军团两万多名将士全部被围歼,生还的不足一百人。条顿堡战役打破了罗马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使日耳曼人赢得了独立,可为是德国历史上乃至整个日耳曼民族历史上最重要的一场战役。
英语单词ambush(埋伏)就与日耳曼人擅长伏击有关,它来自古法语embuscher,而后者来自法兰克人(日耳曼人中的一支)的语言,由em(=in,进入)+buscher(=bush,灌木丛)组成,字面意思就是“进入至灌木丛中”,也就是“隐蔽在灌木丛中偷袭”的意思。
ambush:['æmbʊʃ] n.埋伏,伏击,伏兵vt.伏击vi.埋伏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ambush 词源,ambush 含义。
centurion(百夫长):古罗马军队中的百人队队长
单词centurion来自拉丁语,本意是古罗马军队中一个百人队(Centuria)的领导,一般译为“百夫长”。其中cent表示“一百”,如century(世纪、百年)、percent(百分比)。
百人队在罗马军队一直是一个很重要的编制。如同其名称一样,百人队最初大约由100人组成。在马略改革后,标准的百人队编制又变为80人,并成为罗马军团战术的核心。标准的百人队分为十个8人小组。8人小组(Contubernium)是罗马军队中最小的组织单位,由8名士兵组成,类似于现代军队中的步兵班,由一名伍长指挥。他们在战地居住在同一帐篷内,而在营房中则居住在同一房间内,可能被一起嘉奖或处罚。此外每个8人小组配有两名辅助的“仆人”。他们负责照料为8人小组驼行李的骡子,保证士兵在长距离行军中的饮水供应。这些“仆人”时常具有铁匠或木匠的技能。由于加上了这些非战斗人员,一个满员的百人队人数依然在一百人左右。
centurion: [sen'tjʊərɪən] n.百夫长,百人队队长
England(英格兰):盎格鲁人的土地
在不列颠群岛上很早就有人类活动。约公元前30世纪,伊比利亚人从欧洲大陆来到大不列颠岛东南部定居。约公元前700年以后,居住在欧洲西部的凯尔特人不断移入不列颠群岛,其中有一支称为不列吞人,不列颠这一名称可能来源于此。
公元前55和前54年,G.J.凯撒两度率罗马军团入侵不列颠,均被不列颠人击退。公元43年,罗马皇帝克劳狄一世率军入侵不列颠。征服不列颠后变其为罗马帝国的行省。公元407年,罗马帝国发生内乱,罗马驻军被迫全部撤离不列颠,罗马对不列颠的统治即告结束。
罗马对不列颠的统治结束后,从5世纪中叶开始,来自北欧及德国地区的盎格鲁人、撒克逊人以及朱特人等日耳曼部落陆续入侵不列颠,原有的布列吞人要么被驱赶到北方苏格兰或西方威尔士等山地区域,要么与入侵者融合。到7世纪初,入侵的日耳曼部落先后建立起7个强国。这些国家主要位于现在的英格兰地区,这片区域也被称为England,在古英语中拼写为Engla land,字面意思就是the land of the Angles(盎格鲁人的土地)。
England:['iŋɡlənd] n.英格兰,英国
English:['ɪŋɡlɪʃ] n.英语,英国人adj.英国的,英国人的,英文的
centurion:百夫长
发音释义:[sen'tjʊərɪən] n.百夫长;百人队队长
结构分析:centurion = cent(百)+ury(名词后缀)+on(名词后缀,表人)→百夫长
词源解释:cent←拉丁语centum(百)
同源词:cent(分←百分之一);percent(百分比);century(世纪←百年);centuria(百人队)
百人队是古罗马军队中很重要的编制,是罗马军团战术的核心。百人队包括十个小组,每个小组包括8名战士和2名仆人,相当于现在军队的一个步兵班。
corps:军,军团
来自corp, 身体,实体。即成为一体的,军团。
legion:军团
来自拉丁语legere,选出,收集,词源同collect,colleague.引申词义军团。
legionary:军团士兵
来自legion,军团。
legionnaire:军团成员
来自legion,军团。
midwife:接生婆,助产士
midwife一词中的mid和如今意为“中间的”的mid不是一个词,也没有什么关系,它在古英语是with(和…一起)的意思,相当于现代德语中的mit。而wife在古英语原作wif,意为woman(妇女),和alewife(麦芽酒店女老板),fishwife(卖鱼妇)二词中wife的含义相同。midwife的含义就是a woman who is with another (at childbirth),因此被用来指“接生婆”或“助产士”也就不难理解了。
mile 英里
该词的词源是拉丁语milia,milia是mille(一千)的复数形式。古罗马人以(一)千步作为测量距离的单位,而千步又是以罗马军团的步度为准的,左步和右步算一步,每千步相当于1618码。千步在拉丁语作milia passuum,但常略为milia。从milia演变而来的mile(英里)的长度往往因时因地而异,多数英语国家的mile等于1760码,比古罗马人的milia要长100多码。
lounge:懒洋洋地倚靠(或躺、坐、站),休息室
lounge 一词很可能源自Longinus。据传,Longinus乃古罗马军团一个百人队队长( centurion)。耶稣被钉在十字架时,他用矛在其胸侧刺戳,以后皈依基督教,中世纪时被尊奉为圣徒。在中世纪神秘剧(mystery play)中Longinus,也作Longis,常被描绘成一个个子高大、举止粗鲁的懒汉,爱把身子斜靠在长矛上,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故而一直有人据此推断,意为“懒洋洋地倚靠(或躺、坐、站)”或“懒洋洋的姿势(或步子)"的lounge一词可能即源于此。但有些具有权威性的辞书却提出另一种解释,认为lounge是16世纪源自法语Longis‘drowsy laggard’(懒散的人),而longis则可能源出Longinus的大名。到了18世纪lounge开始被用作名词,意指“休息室”,显然此义是从前面的词义引申出来的。
hallelujah:哈利路亚
hallelujah亦作halleluiah,乃犹太教和基督教的欢呼语,用以表示赞美、欢乐或感谢等,常出现在礼拜仪式和赞美诗中,意为“赞美主”,但一般多音译为“哈利路亚”。关于该词的由来,流传着这样一则意大利民间传说: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三个罗马军团士兵,一个是罗马人,一个是意大利北部的皮德蒙特人( Piedmontese),另一个是德国人,被派去看守耶稣的遗体。当耶稣复活时,罗马人惊呼了一声Ha!皮德蒙特人喊了一声L’e lii!(是他),德国人则叫了一声Ja!(是啊)。hallelujah 一词就这样产生了。然而传说终归是传说,其真正词源乃希伯来语hallelu-yuh,相当于英语praise ye Jahveh。
colonel(上校):指挥一个纵队的军官
英语单词colonel (陆军上校)与column (柱子、纵队)拼写很相似,它们其实拥有相同的词源,都来自拉丁语单词columna (柱子、纵队)。英语colonel (陆军上校)来自意大利语单词colonnella,本意就是一个军团中负责指挥一个纵队的军官,在集合时他站在纵队 的最前面。而意大利单词colonnella来自单词colonella(纵队),最终来自拉丁语columna(柱子、纵队)。